小说下载尽在http://www.bookben.cn - 手机访问 m.bookben.cn---【gzbysh】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世界上卓越的27位教育家》 作者:付艾琳【完结】 第1章 孔子   姓名:孔子,名丘,字仲尼。   出生地: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   生卒年: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   历史评价lishipingjia   孔子是一个学者,一个教师,一个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正直社会活动家。承认这些并不会让孔子的思想趋于黯淡,反而找到了他的定位。因为他是中国第一位真正的学者,教育家。他是第一个系统的整理了周朝以来朝廷与民间的礼制文化精华的学者,是中国历史开拓性的人物。第一次把教师作为一个伟大的职业区分于“神职”或者“官职”,这一点西方的耶稣等人皆没有做到,因为他们不是学者,而是神职或者官职。他同时也是第一次把“正直”与“仁爱”这些文明社会构成的基础思想系统化的人。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相关链接   打开了我国历史上私人讲学的先河,将以前学在官府,文化知识是贵族们的专利的现象,移植到民间。他首先提出“有教无类”的方针,不分贫贱富贵,均可以在他那里受教。后采用“因材施教”和启发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等风范。更以他诲人不倦的精神,对学生入如慈母般地关怀备至,如严父般地导以正道,如朋友般地切磋相长,莫不因其才而成就之。如子羔之愚,曾参之鲁,子张之偏激,子路之粗鄙……均成大器。   孔子3岁丧父,随母亲颜怔在移居阙里,并受其教。孔子幼年,“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少时家境贫寒,15岁立志于学。及长,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并在阙里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孔子雕像   孔子35岁时,因鲁国内乱而奔齐。为了接近齐景公,做了齐国贵族高昭子的家臣。次年,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说:“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景公极为赞赏,欲起用孔子,因齐相晏婴从中阻挠,于是作罢。欲起用不久返鲁,继续钻研学问,培养弟子。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今汶上西地方官)。由于为政有方,“一年,四方皆则之”52岁时由中都宰提升为鲁国司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鲁、齐夹谷之会,孔子提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齐景公欲威胁鲁君就范,孔子以礼斥责景公,保全了国格,使齐侯不得不答应定盟和好,并将郓、龟阴三地归还鲁国。孔子54岁时,受季桓子委托,摄行相事。他为了提高国君的权威,提出“堕三都”、抑三桓(鲁三家大夫)的主张,结果遭到三家大夫的反对,未能成功。55岁时,鲁国君臣接受了齐国所赠的文马美女,终日迷恋声色。孔子则大失所望,遂弃官离鲁,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另寻施展才能的机会,此间“干七十余君”,终无所遇。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鲁国季康子听了孔子弟子冉有的劝说,才派人把他从卫国迎接回来。   孔子回到鲁国,虽被尊为“国老”,但仍不得重用。他也不再求仕,乃集中精力继续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他先后删《诗》、《书》,订《礼》、《乐》,修《春秋》,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全面整理。老而喜《易》,曾达到“韦编三绝”的程度。   69岁时,独子孔鲤去世。71岁时,得意门生颜回病卒。孔子悲痛至极,哀叹道:“天丧予!天丧予!”这一年,有人在鲁国西部捕获了一只叫麟的怪兽,不久死去。他认为象征仁慈祥瑞的麒麟出现又死去,是天下大乱的不祥之兆,便停止了《春秋》一书的编撰。72岁时,突然得知子仲由在卫死于国难,哀痛不已。次年(公元前479年)夏历二月,孔子寝疾7日,赍志而殁。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传世佳言——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第2章 墨子   姓名:墨子   出生地:鲁国   生卒年:约公元前468年-公元前376年   历史评价lishipingjia   墨子是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藏书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平民出身,是小工业者。他精通手工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鲁班想比。他自称是“鄙人”,被人称为“布衣之士”和“贱人”。汉朝的王充甚至说,孔子和墨子的祖先都是粗鄙之人。墨子曾做宋国大夫,自诩说“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一个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墨子曾经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大禹,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后来逐渐对儒家的烦琐礼乐感到厌烦,最终舍掉了儒学,形成自己的墨家学派。   在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先秦和儒家相对立的最大的一个学派,并列“显学”。   墨子   墨家同时也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和严格纪律的团体,最高的领袖被称为“巨子”,墨家的成员都称为“墨者”,必须服从巨子的领导,听从指挥,可以“赴汤蹈火,死不旋踵”,意思是说至死也不后转脚跟后退。   墨子的思想共有十项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其中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基本点。   为宣传自己的主张,墨子广收门徒,一般的亲信弟子达数百人之多,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墨家学派。墨子的行迹很广,东到齐,西到郑、卫,南到楚、越。他还曾和公输班论战,成功地制止了楚国对宋国的侵略战争。   墨子博学多才,擅长工巧和制作,他曾制成“木鸢”,据说三天三夜飞在天空没有掉下来。他还擅长守城技术,其弟子将他的经验总结成《城守》二十一篇。   相关链接   墨子的哲学思想反映了从宗法奴隶制中解放出来的小生产者阶层的二重性,他的思想中的合理因素为后来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所继承和发展,其神秘主义的糟粕也为秦汉以后的神学目的论者所吸收和利用。墨子作为先秦墨家的创始人,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墨子在上说下教中,言行颇多,但无亲笔著作。今存《墨子》一书中的《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篇,都是其弟子或再传弟子对他的思想言论的记录。这是研究墨子思想的重要依据。   墨子还在名辩说方面有所成就,成为战国时期名辩思潮的渊源之一。墨子的事迹,在《荀子》、《韩非子》、《庄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书中有所体现,他的思想主要保存在墨家弟子所编写的《墨子》一书中。   墨子及墨家学派的著作汇编,在西汉时刘向整理成七十一篇,但六朝以后逐渐流失,现在所传的《道藏》本共五十三篇,原来都写墨翟著,但其中也有墨子弟子以及后期墨家的著述资料,这是现在研究墨家学派的主要史籍。按内容,《墨子》一书可分五组:从《亲士》到《三辩》七篇为墨子早期著作,其中前三篇掺杂有儒家的理论,应当是墨子早年“习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的痕迹;后四篇主要是尚贤、尚同、天志、节用、非乐等理论。从《尚贤上》到《非儒下》二十四篇为一组,系统地反映出墨子“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十大命题,是《墨子》一书的主体部分,《经》上、下,《经说》上、下及《大取》、《小取》六篇,专说名辩和物理、光学等内容,前人因其称“经”,定为墨翟自著,实际是后期墨家作品,这是研究墨家逻辑思想和科学技术成就的珍贵资料。《耕柱》至《公输》五篇是墨子言行记录,体例与《论语》相近,是墨子弟子们辑录的,也是研究墨子事迹的第一手资料。《备城门》以下到末二十篇(含已佚九篇),专讲守城技巧与城防制度,其制度与秦相近,是战国时期秦国墨者所作,这是研究墨家军事学术的重要资料。   《墨子》内容广博,包括了政治、军事、哲学、伦理、逻辑、科技等方面,是研究墨子及其后学的重要史料。西晋鲁胜、乐壹都为《墨子》一书作过注释,可惜已经散失。现在的通行本有孙诒让的《墨子闲诂》,以及《诸子集成》所收录的版本。   ——传世佳言——   天子为善,天能赏之;天子为暴,天能罚之。——(《墨子·天志中》)   不党(庇护)父兄,不偏(袒)富贵,不嬖(宠爱)颜色(女色),贤者举而上之。——(《墨子·尚贤上》) 第3章 孟子   姓名:孟子,名轲,字子舆。   出生地:鲁国邹(今山东邹城)   生卒年:公元前385年-公元前304年   历史评价lishipingjia   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三岁丧父,孟母将其抚养成人,孟母教子甚严,其“迁地教子”、“三断机杼”等教子故事,成为千古美谈,《三字经》里有“昔孟母,择邻处”之说。   孟子师承子思,但推崇孔子,认为“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孟子周游齐、晋、宋、薛、鲁、滕、梁列国,游说他的“仁政”和“王道”思想。但由于当时诸侯各国忙于战争,几乎没有人采纳他的治国思想。   相关链接   孟子著有《孟子》一书。有《孟子》七篇传世,为儒家经典之一。孟子师承子思,继承、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性善论是孟子学说理论的出发点,其主要主张有“仁政”、“王道”理论。司马迁认为《孟子》为孟轲自撰,“孟轲所如不合,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荀列传》)但也有观点认为,从书中用语来看,其编定者极可能是孟子的弟子,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   《孟子》共七篇,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孟子是中国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但他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韩愈的《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惟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的地位才逐渐提升。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之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将其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孟子塑像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在孟子小的时候他的母亲为了给他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给他找了三个地方。后人称之为孟母三迁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传世佳言——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 第4章 董仲舒   姓名:董仲舒   出生地:广川(今河北景县)   生卒年: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04年   历史评价lishipingjia   汉代思想家和政治家。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   董仲舒一生经历了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是西汉王朝的极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空前强盛,人民安居乐业。在思想文化方面,汉初社会也是宽舒自如的。孝惠帝除“挟书之律”,置写书之官;武帝时又广开献书之路。很多因秦始皇焚书坑儒而秘藏起来的儒家典籍,纷纷再现于人间;很多退避于草野的儒学之士,也渐渐走出了山林。民安于太平,士乐于学业,于是讲学通经之士,再聚徒众,复兴儒业,儒学阵营,陡然大具。经师们为了经世致用,取悦当道,解经说义,绘声绘色。家有家风,师有师法,形形色色,粲然明备。董仲舒,就是在这样一个社会安定,学术自由的背景下,走上事学之路的。董仲舒的老家——广川,东南两面,邻近齐鲁,北靠燕代,西界三晋。自古齐鲁多儒生,燕代出方士,三晋产法家,仲舒自幼便在多种文化熏陶中成长,与其方来形成多内涵的思想体系不无关系。   董仲舒   董仲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复兴了被扼杀达百余年之久的儒家文化,而且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融会贯通了中国古典文化中各家各派的思想,把它们整合为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他的著作后来大都搜集在《春秋繁露》一书中。   董仲舒的哲学基础是“天人感应”的学说。他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人格神,不仅创造了万物,也创造了人。因此,他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和人一样“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人与天是相合的。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继承了思孟学派和阴阳家邹衍的学说,而且将它发展得十分精致。   董仲舒认为,天生万物是有目的的。天意要大一统的,汉皇朝的皇帝是受命于天来进行统治的。各封国的王侯又受命于皇帝,大臣受命于国君。家庭关系上,儿子受命于父亲,妻子受命于丈夫,这一层层的统治关系,都是按照天的意志办的,董仲舒精心构筑的“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正是把一切都秩序化、合理化,正是为汉皇朝统治者巩固其中央集权专制制度服务的。   董仲舒利用阴阳五行学说来体现天的意志,用阴阳的流转,与四时相配合,推论出东南西北中的方位和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关系。而且突出土居中央,为五行之主的地位,认为五行是天道的表现,并进而把这种阳尊阴卑的理论用于社会,从此而推论出“三纲五常”的道德哲学。这里所说的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五常为董仲舒提倡之后,成为我国古代维护历代封建王朝统治的工具。   他认为“道”是源出于天的,“天不变,道亦不变”。即是说“三纲五常”、“大一统”等维护统治秩序的“道”是永远不变的。那么,如何解释皇位的更换和改朝换代呢?为此,他提出了“谴告”与“改制”之说。他认为统治者为政有过失,天就出现灾害,以表示谴责与警告。如果还不知悔改,就出现怪异来惊骇。若是还不知畏惧,于是大祸就临头了。   相关链接   文景之治是西汉文帝,景帝两代40年左右的时间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的“盛世”。   汉文帝刘恒是刘邦的第四子,母为薄姬。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受封为代王。公元前180年吕后死,诸吕作乱,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朱虚侯刘章等宗室大臣共诛诸吕,迎立刘恒为帝,在位23年。汉景帝刘启是文帝太子,母为窦皇后。公元前157年即位,在位16年。   西汉王朝建立后,汉高祖、惠帝、吕后都着力于农业生产,稳定封建统治秩序,收到了显著的成效。文景两帝相继即位后,又在这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了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措施,这便是历史上所称的“文景之治”。   他认为人的认识活动受命于天,而认识的目的是了解天意。通过内省的途径就能判断是非,达到“知天”的目的。另外还必须通过对阴阳五行的观察,才能达到对天意、天道的了解。正是按照“尽心”、“知性”、“知天”的模式,达到“天人合一”。他还认为通过祭祀能与神相沟通,使之能看见一般人所看不见的东西,这样就能知道天命鬼神了。这种认识论达到了神秘的程度。   在人性论上,董仲舒异于孟子的性善论,也不同于荀子的性恶论,而是主张性三品说。他认为性是由天决定的,性是天生的质朴,虽可以为善,但并非就是善,只有“待外教然后能善”,即人性善是通过教育的结果。君王要顺天之意来完成对人民的教化。他着重教化,并提出“防欲”,比先秦思想家只讲“节欲”、“寡欲”更为深刻。   董仲舒的思想,是西汉皇朝总结历史经验,经历了几十年的选择而定下来的官方哲学,对巩固其统治秩序与维护大一统的局面起了积极的作用。董仲舒不仅是正宗神学的奠基者,又是著名的经学家。他是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思想家,为以后的封建统治者提供了如何进行统治的理论基础。   ——传世佳言——   道源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董仲舒喜欢谈论神秘莫测之事,善为灾异之说。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董仲舒在辽东高庙和长陵高园殿发生火灾,推说其意,写成《灾异之记》草稿,尚未上书皇帝。主父偃私见其稿,因为嫉妒董仲舒,所以将《灾异之记》草稿偷窃出来上奏朝廷。汉武帝将它交与朝中诸儒审阅。其中有讽刺时政的文字。汉武帝一怒之下,把董仲舒打下了大狱,虽然后来汉武帝看重他是著名的经学大师,又下诏赦免其罪,复为中大夫,让吾丘寿王向他学习《春秋》公羊学。 第5章 王充   姓名:王充,字仲任。   出生地: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   生卒年:公元27年-约公元97年   历史评价lishipingjia   王充是东汉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整个东汉二百年间,称得上思想家的,仅有三位:王充、王符、仲长统。   王充出生于“细族孤门”,“以农桑为业。”王充的家世似有任侠的传统,其祖、父辈曾在钱塘(今杭州市)“以贾贩为事”,因为与豪族强宗争斗,结下了不少怨仇,不得不举家迁至上虞(《论衡·自纪》)。据《后汉书·王充传》记载:“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书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后归乡里,屏居教授。仕郡为功曹,以数谏争不合去。”对这段史料,有学者以王充在其“自传”(即《论衡·自纪》中未言及而认为不可信。综合《论衡·自纪》和《后汉书·王充传》的记载来看,可知王充从小勤奋好学,经过刻苦努力,成为知识渊博的学者。他继承了家族的传统,以笔为武器与豪族强宗作斗争。他先后在本县、本郡、本州作过功曹(掌管人事及参与政务)、从事(州最高长官刺史的属官)之类的小吏,由于对政务经常提出批评和建议,因此不得上司欢心,屡现黜斥。以后又携家至丹阳郡(郡治在今安徽宣城)、九江郡(郡治在今安徽寿县,一说在今安徽凤阳南部)、庐江郡(郡治在今安徽庐江西部)、扬州(治所在今安徽和县)等地,担任一些位卑的职务。但他并不气馁,以后去职居家,专心写作,终成《论衡》等著作。   王充是一个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家。在东汉前期谶纬神学猖獗的年代里,他以“重效验”、“疾虚妄”的求实精神,对“天人感应”、谶纬神学等迷信思想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抨击。在哲学上,他提出了以“天道无为自然”为基本特征的一系列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里主要从儒学的角度来谈一下王充的思想学说。   王充画像   王充精通儒家经典,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代,他敢于说话,不愿恪守一家之言、章句之学,甚至敢于议论经典之书、圣贤之言的是非得失,这在整个中国封建时代都是难能可贵的。   王充反对“圣贤所言皆无非”、“必须圣人教告乃敢言”的传统,他主张,为了追求真理、发展学术,可以“距师”乃至“伐圣”(《论衡·问孔》)。为了实践这一主张,他写了《问孔》和《刺孟》两篇,对孔子和孟子的一些观点提了不同的意见。他反对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对“圣贤”的迷信。王充说过:“夫圣贤下笔造文,用意评审,尚未可谓尽得实;况仓卒吐言,安能皆是?”(《论衡·问孔》)这就是说,圣人作文虽已考虑十分周到,但也不能说已经句句都符合实际,更何况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仓促之言了。这实际上是一种清醒的、理性的态度。王充又说:“凡学问之法,不为无才,难于距师,核道实义,证实是非也。问难之道,非必对圣人及生之时也,世之解说说人者,非必须圣人教告乃敢言也。苟有不哓解之问,追问孔子,何伤于义?诚有传圣业之知,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论衡·问孔》)这显然不是反对孔子,而是主张以追求真理的老实态度来对待圣人的言论。   王充画像   王充提出,虽然圣人立言审慎,经典“万世不易”,但也有不实之处。他列举了大量明显的例证,并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各种原因。他认为,这有的是因为圣贤“至诚以为然”,即圣贤在这方面的认识脱离实际;有的是因为时代久远,追忆失实;有的则是圣贤为了某种目的而故意夸大其词。但就圣贤心而言,则“内未必然”(《论衡·艺增》)。王充虽然与他同时代人一样,把儒家经典视为“万世不易”的东西,但认为经典也不是十全十美的,这是一种比较客观的态度。   相关链接   王充的著述,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讥时刺世,劝善勉节类。有《讥俗》之书:帕纪篇》说:“俗性贪进忽退,收成弃败,充升擢在位之时,众人蚁附,废退穷居,旧故叛去,志俗人之寡恩,故闭居作《讥俗》《节义》十三篇。”   二是议政言事类,有《政务》之书,《备之》、《禁酒》等篇。   三是考订伪书俗文,虚说漫辞,有《论衡》之书。   第四类是怡情养性之作,有《养性》之书。   第五类是杂著,见于记载的有《大儒论》、《果赋》等。   王充所著《论衡》,北方都未有得之者,蔡伯喈(邕)尝到江东得之,叹其文高,度越诸子。   王充既反对当时儒生“信古”和“泥经”的现象,更反对汉代经学家们的“空生说虚”。如他所指出的,“春秋”本是鲁国史书的名称,孔子因袭了这个旧名称,但却并没有什么“奇说异议,深美之据”之处;《春秋》对一些史实的记载,有年而无日、月、这只是史官失记而已,而《公羊传》、《谷梁传》在这些方面大做文章,以为《春秋》的书名及对某些事件年、月、日的记述有所谓的“微言大义”,这是根本不符合“孔子之心”的。   ——传世佳言——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事莫名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王充对汉代经师墨守“师法”、“家法”,拘泥于章句之学、述而不作的学风,提出了十分尖锐的批评。他把当时的儒家学者分成了四等:“能说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才为‘通人’,采掇传书以上书奏记者为‘文人’,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为‘鸿儒’。”(《论衡·超奇》)王充在这里把“儒生”定义为恪守“师说”、拘泥于章句的经生,这是他最看不起的。他认为这种人有两大缺点:一是只能解释经典,他们上不知远古,下不晓秦、汉,是“陆沉”、“盲瞽”之人;二是拘守一经,避而“不通”,不懂儒家的其他经典,更不懂诸子百家之言。他把“儒生”这两大弊病归咎于他们“守信师法,不颇通览”(《论衡·谢短》)。王充所谓的“通人”是指通览五经和百家之言的博学之士,这种人高于“儒生”。但他又提出,“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论衡·超奇》),如果所谓的“通”仅仅是会诵读而不会具体的运用,那又与“鹦鹉能言”差不多了。因此,能够根据儒家经、传来分析政治上的得失、提出建议、并写出优美文章的“文人”,又高于“通人”。至于王充所说的“鸿儒”,那是能“论说世事,由意而出,不假于外”的人,就像陆贾、董仲舒这样的王充画像。儒者;而像扬雄(王充特别钦佩扬雄)那样,能“作《太玄经》,造于助(“助”按孙诒让说当为“眇”)思,极冥之深”(《论衡·超奇》)的哲学家,则属于“鸿儒”中堪与孔子并肩的人了。   总之,王充是儒家学者中的特出之士,他信奉儒学,但又不囿于一般的“俗儒”之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比较少见的人物。他的学说,开始只在江东地区流传,未产生很大的影响。到东汉末期,著名学者蔡邕到江东,发现了王充的《论衡》,如获至宝,独自研习,秘不示人,由此学问大进。时人认为他“不见异人,当得异书”,于是问蔡邕原委,从此《论衡》一书得以广泛流传开来。 第6章 颜之推   姓名:颜之推,字介。   出生地:梁朝建康(今江苏南京)   生卒年:公元531年-公元591年   历史评价lishipingjia   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和教育家,颜之推有关对子女家庭教育的主张,是对当时家庭教育经验的总结。它虽然受时代条件的限制,可也以自己的真知灼见对家庭教育的子女问题作了总结和概括,丰富了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内容,对于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颜之推出生于士族家庭。家传有《周官》、《左氏》之学,早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梁元帝肖绎时,官至散骑侍郎。梁亡后,投奔北齐,官至黄门侍郎。北齐灭亡后,他归附北周,为御史上士。隋文帝统一全国,诏为学士。著有《颜氏家训》。该书是他对自己一生有关立身、处世、为学经验的总结,被后人誉为家教规范,影响很大。   幼年时期是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颜之推主张早教。他认为,人在小的时候,精神专一;长大以后,思想分散。因此,必须早些教育,不要失去机会,并且以自己的亲身体会说:我在七岁时,就读东汉王延寿作的《灵光殿赋》,一直到今天,每十年温习一次,依然不曾遗忘。但二十以后所背诵的东西,只要搁置一个月就忘记了。   主张爱子与教子相结合,反对溺爱。他说父母对子女只知一味的溺爱而不注重教育,对子女在生活方面的要求,总是给予满足,完全放松而不加以限制;孩子做错了事本该训诫,反而给以奖励;说错了话应当责备,反而不了了之;长期如此教育,对于孩子并没有什么好处,到孩子长大成人后,终归要成为品德败坏的人。为此,他提出爱而有教,严而有慈。他说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心。在对待多子女问题上,主张一视同仁而不能偏爱。他说我们有些做家长的重男轻女,往往出于极端的自私或愚蠢的偏见,这样做实际上已背离了颜之推画像。   父母之道。家长有意无意地偏爱乖巧伶俐者,这种情形,虽然难以避免,可也是不好的。不仅遭冷落的子女在心灵上势必受到伤害,而且受偏爱的子女也容易出现家长意想不到的伤害。这不只是教育的方法问题,而是心地问题、精神境界问题。如果做家长的不从思想认识上解决“爱子贵均”的问题,而只是在教育方法上试图一视同仁,与父母朝夕相处而又十分敏感的子女,还是很容易感受到父母的偏爱,从而受到心灵上的伤害。这对他们的成长是极不利的。   勤奋学习,以成有用之才,也是颜之推在家庭教育上一个重要主张。他说,自古以来,就是圣明的君主,尚且需要勤奋学习,何况一般的人呢?这类事普遍地记载在经史中,我也没有必要重复,姑且以近代至关重要的事为例加以说明。大凡士大夫的子弟,从五六岁起,就要受教育。有的人学得多,能够读《礼记》、《左传》,学得少的也学过《诗经》、《论语》;到了成家立业之年,身体及性格已经基本定型,应利用这个时机加倍地进行自我磨炼。有志向的人,自然能刻苦用功,成就学业;操行未立的人,自我放纵、堕落和散漫,自然沦为平庸之辈。人生在世,应当从事一种事业:农民就考虑耕种,商人就议论财物,工匠就致力于器物的精益求精,技艺就潜心钻研法术,武夫就熟知骑马射箭,文士就讲论羞愧。而不能行射礼时射不穿靶子,提起笔来只会写自己的姓名,醉生梦死,一无所事,以此消磨时光,以此终老天年。有的士大夫因出生于世宦之家,有祖上遗下的功业,得到一官半职,就自以为满足,完全忘了修习学业,等到有了吉凶难卜的大事,讨论起事情的得失,他便朦然张口结舌。学习是无止境的。学习的目的在于自己受益。他明确指出:我们读书做学问,就是磨炼我们的心志,培养敏锐的眼光,使我们待人处世不致出现差错。有的人读了几十卷书,就自高自大,欺侮凌辱长辈,鄙视怠慢同辈;人们憎恨他如仇敌,厌恶他如对鸱鸺(猫头鹰)。像这样,因为学习而遭到自我损害,还不如不学习为好。他要求子孙在学习上专心致志,一定要刻苦,要勤奋,要有毅力。并且列举了历史上勤学的实例来启示后人,说苏秦握锥刺股、文党投斧求学、孙康映雪夜读、车胤萤囊照书、儿宽带经而锄、温舒牧羊编简,都非常勤奋刻苦。又以勤学取得成就的事实来教育后人,如梁朝时彭城人刘绮,是交州刺史刘勃的孙子,早孤家贫,无钱置办灯烛,经常买荻草折成一段一段的,夜里点燃,就亮读书。东莞郡藏逢世二十多岁想读班固著的《汉书》,苦于借来的书时间不够用,于是就到姐夫那里乞求门客给他一些纸,手抄了一本,军府佩服他的志向。他终于精通《汉书》,而著称于世。   相关链接   颜之推出身士族,深受儒家名教礼法影响,又信仰佛教。但他博识有才辩,处事勤敏,应对闲明,所以在南北胡汉各政权之下,先后都受宠任。他年逾六十的一生中,“三为亡国之人”,行踪遍及江南、河北、关中,又死在南北统一之后的隋开皇年间,所以经验、阅历都较丰富,非南朝或北朝局促一隅的高门士族所可比拟。该书虽流露一些迂腐观点,但也包含不少有关南北朝社会、政治、文化的细致的观察和通达的议论。书中记载的许多情况,有很高史料价值。诸如对南北士族风尚的异同、治学为文之方法,乃至语言杂艺都进行比较,求其得失。谈到梁代子弟之脆弱、邺下读书人教子之方法,以及江南侨姓之未有力田等等,都是密切有关南北朝史事的。《书证》、《音辞》两篇,反映了颜之推的学术成就。   在子女教育上,他还注意到实践的重要性。在他看来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他以形象的比喻来说明知与行二者的关系:学习如同种树,春天欣赏它的花,秋天收获它的果实;讲论、写文章,相当于春天的花;磨炼自己,修正行为,则相当于秋天的果实。   ——传世佳言——   婚姻勿贪势家。   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   积财千万,无过读书。   人有坎,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   千载一圣,犹旦暮也;五百年一贤,犹比也。   环境对子女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少年,孩子们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很容易受社会的感染。他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因此,一定要时时注意与子女接触的人,以防误入歧途。他明确提出富家子弟不学无术,结果成为寄生虫。在梁朝全盛的时候,贵族子弟多数都是这样,以至民间有谚语说:“能坐上车不跌落下来就能做著作郎,会说‘体中何如’就可做秘书长。”这些富家子弟,在日常生活方面,非常讲究,熏香衣服,剃净面皮,涂脂抹粉,乘长辕轿车,登高齿木屐,坐棋子方褥垫,倚着彩绸靠枕,周围陈列农副产品器玩,出入从容,步履缓慢,看上去仿佛是神仙。实际上,什么也不会。每遇到“明经”科考试的时候,他们就雇用枪手作策问试卷;每当三、九日公家宴会,就请人代作诗赋。   颜之推非常强调对子女进行自立教育,提倡自己养活自己。他说父兄不能长期依靠,家中的财产是不能永远保持下去的,一旦遇到不测之祸,不得不背井离乡,就没有人来庇护。因此,最有效的办法,便是自己靠自己立足于世。谚语说:“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而在技艺中容易学习和最有用途的,莫过于读书。通过读书可以认识中国的文明和历史,知识范围广泛,不仅可以知道人的成功与失败,喜悦与悲伤,甚至可以达到天地、鬼神都不能隐藏的地步。   颜之推有关对子女家庭教育的主张,是对当时家庭教育经验的总结。它虽然受时代条件的限制,可也以自己的真知灼见对家庭教育的子女问题作了总结和概括,丰富了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内容,对于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7章 韩愈   姓名:韩愈,字退之。   出生地:河南河阳(今孟县)   生卒年:公元768年-公元824年   历史评价lishipingjia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韩愈3岁丧父。受兄韩会抚育。后随韩会贬官到广东。兄死后,随嫂郑氏北归河阳。后迁居宣城。7岁读书,13岁能文,从独孤及、梁肃之徒学习,究心古训,20岁赴长安应进士试,三试不第。25岁登进士第,然后三试博学鸿词不入选,便先后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至京师,官四门博士。36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徭役赋税,指斥朝政,被贬为阳山令。顺宗即位,用王叔文集团进行政治改革,他持反对立场。宪宗即位,获赦北还,为国子博士。改河南令,迁职方员外郎,历官至太子右庶子。因先后与宦官、权要相对抗,仕宦一直不得志。50岁从裴度征讨淮西吴元济叛乱,任行军司马,贯彻了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的主张。淮西平定后,升任刑部侍韩愈郎。他一生排斥佛教。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宪宗迎佛骨入大内,他奋不顾身,上表力谏,为此被贬为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官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显职。为兵部侍郎时,镇州王庭凑叛乱,他前往宣抚,成功而还。最后这一阶段,政治上较有作为。   他是唐代著名的散文家和重要诗人。他和柳宗元政见不和,但并未影响他们共同携手倡导古文运动。他们反对过分追求形式的骈文,提倡散文,强调文章内容的重要性。   相关链接   韩愈认为道(即仁义)是目的和内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   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古文,并博取兼资庄周、屈原、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诸家作品。   主张学古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坚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   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提出养气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   提出“不平则鸣”的论点。认为作者对现实的不平情绪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   在作品风格方面,他强调“奇”,以奇诡为善。   韩愈的散文、诗歌创作,实现了自己的理论。其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   韩愈时代的诗坛,已开始突破了大历诗人的狭小天地。韩愈更是别开生面,也创建了一个新的诗歌流派。他善于用强健而有力的笔触,驱使纵横磅礴的气势,夹杂着恢奇诡谲的情趣,给诗思渲染上一层浓郁瑰丽的色彩,造成奔雷挚电的壮观。   另外韩愈在艺术上有“以文为诗”的特点,对后世亦有不小的影响。当然韩愈的诗中也有追求怪诞诡谲的游戏文字,是不足取的。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   韩愈一生,在政治、文学方面都有所建树,而主要成就是文学。他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提倡古文,进行了长期的激烈斗争。由于他和柳宗元等人的倡导,终于形成了唐代古文运动,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他的诗歌有独创成就,对宋诗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传世佳言——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金璧虽重宝,费用难贮储。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余。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第8章 朱熹   姓名:朱熹,字元晦。   出生地: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   生卒年:1130年-1200年   历史评价lishipingjia   中国南宋思想家,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   朱熹早年出入佛、道。31岁正式拜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专心儒学,成为程颢、程颐之后儒学的重要人物。淳熙二年(1175年),朱熹与吕祖谦、陆九渊等会于江西上饶铅山鹅湖寺,是为著名的鹅湖之会,朱陆分歧由此更加明确。朱熹在“白鹿国学”的基础上,建立白鹿洞书院,订立《学规》,讲学授徒,宣扬道学。在潭州(今湖南长沙)修复岳麓书院,讲学以穷理致知、反躬践实以及居敬为主旨。他继承二程,又独立发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后人称为程朱理学。朱熹在任地方官期间,力主抗金,恤民省赋,节用轻役,限制土地兼并和高利盘剥,并实行某些改革措施,也参加了镇压农民起义的活动。朱熹在从事教育期间,对于经学、史学、文学、佛学、道教以及自然科学,都有所涉及或有著述,著作广博宏富。   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②理是事物的规律。③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一。“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分殊。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位的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是第二性。   朱熹塑像   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又分做五气(金、木、水、火、土),散为万物。一分为二是从气分化为物过程中的重要运动形态。朱熹认为由对立统一,而使事物变化无穷。他探讨了事物的成因,把运动和静止看成是一个无限连续的过程。时空的无限性又说明了动静的无限性,动静又是不可分的。这表现了朱熹思想的辩证法观点。朱熹还认为动静不但相对峙、相排斥,并且相互统一。朱熹还论述了运动的相对稳定和显著变动这两种形态,他称之为“变”与“化”。他认为渐化中渗透着顿变,顿变中渗透着渐化。渐化积累,达到顿变。   朱熹用《大学》“致知在格物”的命题,探讨认识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在认识来源问题上,朱熹既讲人生而有知的先验论,也不否认见闻之知。他强调穷理离不得格物,即物才能穷其理。朱熹探讨了知行关系。他认为知先行后,行重知轻。从知识来源上说,知在先;从社会效果上看,知轻行重。而且知行互发,“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相关链接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趋完备。元朝皇庆二年(1313年)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集注》试士子,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年)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强有力精神支柱。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朱熹的学术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响。朱熹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四书集注》、《四书或问》、《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周易本义》、《易学启蒙》等。此外有《朱子语类》,是他与弟子们的问答录。   在人性论上,朱熹发挥了张载和程颐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观点,认为“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是专指理言,有至善的、完美无缺的;“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有善有不善,两者统一在人身上,缺一则“做人不得”。与“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有联系的,还有“道心、人心”的理论。朱熹认为,“道心”出于天理或性命之正,本来便禀受得仁义礼智之心,发而为恻隐、羞恶、是非、辞让,则为善。“人心”出于形气之私,是指饥食渴饮之类。如是,虽圣人亦不能无人心。不过圣人不以人心为主,而以道心为主。他认为“道心”与“人心”的关系既矛盾又联结,“道心”需要通过“人心”来安顿,“道心”与“人心”还有主从关系,“人心”须听命于“道心”。朱熹从心性说出发,探讨了天理人欲问题。他以为人心有私欲,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因此朱熹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朱熹承认人们正当的物质生活的欲望,反对佛教笼统地倡导无欲,他反对超过延续生存条件的物质欲望。   朱熹的文字   在朱熹的哲学体系中包含有对美与艺术的理论。他认为美是给人以美感的形式和道德的善的统一。基于美是外在形式的美和内在道德的善相统一的观点,朱熹探讨了文与质、文与道的问题。认为文与质、文与道和谐统一才是完美的。朱熹还多次谈到乐的问题。他把乐与礼联系起来,贯穿了他把乐纳入礼以维护统治秩序的理学根本精神。朱熹对“文”、“道”关系的解决,在哲学思辨的深度上超过了前人。他对《诗经》与《楚辞》的研究,也经常表现出敏锐的审美洞察力。   ——传世佳言——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   读书无疑者须先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十年浮海一身轻,乍睹藜涡倍有情。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第9章 王守仁   姓名: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   出生地:县城瑞云楼(今武胜门内寿山堂   生卒年:1472年-1529年   历史评价lishipingjia   明代哲学家、教育家   王守仁28岁中进士后在京师任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并主考山东乡试。后因弹劾宦官刘瑾,谪为贵州龙场驿丞。不久,赦归为江西庐陵知县。此后,历任南部刑部、吏部清吏司主事,南京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等职。又巡抚南赣、汀、漳等处。50岁时升至南京兵部尚书。后退职回乡。,晚年又总督两广军务,病死归途。遗著有《王文成公全书》38卷。   王守仁30多岁开始讲学授徒,前后达25年之久。他每到一处任职,都修建书院,倡办社学,利用从政之余进行讲学。谪居贵州龙场驿时,王守仁的文字建龙冈书院,主讲贵阳书院;巡抚江西期间,立社学,修濂溪书院,集门人于白鹿洞讲学;总督两广军务时,办思田学校、南宁学校和敷文书院。退职回乡期间,先辟稽山书院,后办阳明书院,并讲学于余姚龙泉山寺,各地学者云集,环坐听讲者达300余人。他的办学、讲学活动,对明代书院、社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王守仁认为教育的根本问题是“致良知”、“明人伦”。道德修养的关键在“去人欲,存天理”。在知行方面,提出“知行合一”说。   王守仁主张做学问在“明白自家本体”、“不假外求”,不靠旁人“点化”而靠自己“解化”。   相关链接   王守仁是我国宋明时期主观唯心主义集大成者。他发展了陆九洲的学说,用以对抗程朱学派。他说:“无善无恶者心之体,有善有恶者心之用,知善知恶者良知,为善去恶者格物。”并以此作为讲学的宗旨。他断言:“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处于吾心”,“心明便是天理”;否认心外有理、有事,有物。认为为学“惟学得其心”,“譬之植焉,心其根也。学也者,其培壅之者也,灌溉之者也,扶植而删锄之者也,无非有事于根焉而已。”要求用这种反求内心的修养方法,以达到所谓“万物一体“的境界。他的“知行合一”和“知行并进”说,旨在反对宋儒如程颐等“知先后行”以及各种割裂知行关系的说法。他论儿童教育,反对“鞭挞绳缚,若待拘囚”,主张“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以达到“自然日长日化”。他的学说以“反传统”的姿态出现,在明代中期以后,形成了阳明学派,影响很大。他广收门徒,遍及各地。死后,“王学”虽分成几个流派,但同出一宗,各见其长。他的哲学思想,远播海外,特别对日本学术界以很大的影响。   王守仁主张施教要照顾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认为一个人从婴儿到成人有其发展的阶段性,比如种植树木,须栽培得宜,“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才能取得成效。他提出人的资质是不同的,施教须“随人分限所及”,因人而异,不可躐等;人的才能也互不相同,使他们“益精其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王守仁十分重视儿童教育,认为传统的一味督责、鞭挞绳缚的教育方法,使儿童“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人,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正确的启蒙教育应该考虑到儿童“乐嬉游而惮拘检”的心理特点,像园丁栽培花木一样,通过“诱之歌诗”、“导之习礼”、“讽之读书”,培养儿童的道德、情感,发展儿童的智慧,增进儿童的身体发育。在学习内容和次序的安排上,规定“每日工夫,先考德,次背书诵书,次习礼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注意动静搭配,使儿童“趋向鼓舞,中心喜悦”,而“乐习不倦”。   ——传世佳言——   志不可立无可成之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何所底乎?——王守仁   王守仁的画像   王守仁提出的根据年龄和程度的区别而因材施教,分别施行灵活简明的、容易为人接受的教育方法,为后来的教育家所吸取。王守仁的《训蒙大意》与《教约》,合称《社学教条》,成为当时儿童教育工作的指针,其中有些主张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长远的现实意义。   王守仁的一生,著作甚丰。他死后,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其中在哲学上最重要的是《传习录》和《大学问》。 第10章 扬·阿姆斯·夸美纽斯   姓名:扬·阿姆斯·夸美纽斯   出生地:捷克   生卒年:1592年-1670年   历史评价lishipingjia   夸美纽斯是捷克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   1604年,12岁的夸美纽斯失去了父母;两位姐姐也相继夭折。他早年失怙,沦为孤儿,被寄养在姨妈家里。这不幸命运的打击中断了他在兄弟会初等学校的学习生活。   1608年,受兄弟会资助,夸美纽斯入普列罗夫市的拉丁文法学校学习。在校三年期间,他刻苦自励,发愤学习,成绩优秀,表现出卓越的才能。   1611年毕业后,夸美纽斯于同年3月30日被“兄弟会”选送到德国的赫尔伯恩大学学习哲学和神学。兄弟会选中该校,是因为这所大学盛行加尔文派思潮,它和兄弟会的宗教观点大同小异之故。大学期间,他在阿尔斯泰德(1588年——1638年)等进步教授的影响下,系统地学习了古代思想家的著作,研究了人文主义者的思想,接触了新兴的自然科学知识,了解了宗教改革以来各国的教育发展动向,探讨了当夸美纽斯的作品时德国著名教育家拉特克和安德累雅等人的教育革新主张,为他后来从事文化教育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根基。从那时起,夸美纽斯就开始收集资料,准备为祖国同胞编写一本捷克语词典和捷克文的百科全书。   1614年,夸美纽斯从海得堡徒步回国,被“兄弟会”委任为他的母校——普列罗夫拉丁文法学校的校长。他以极大的热诚献身于教育事业,开始研究教育改革问题。1616年在教育革新上作了第一次尝试,参照克拉克的方法编写了一本小型的语法指南《简易语法规则》。同年被选为“兄弟会”牧师,在奥尔光兹担任圣职。   1618年,夸美纽斯被调到富尔涅克城。他身兼二职,既任牧师,又任兄弟会学校校长,他非常热爱学生,尊敬学生。为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常带他们出城远足。   相关链接   夸美纽斯在黎撒栖身十三年(1628年——1640年),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献给了教育事业。他首先帮助“兄弟会”成立了学校,并担任校长,积极从事教育实践,积累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他潜心研究教育理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写成了《语言学入门》(1631年)、《语言学初听》(1633年)、教育学巨著《大教学论》(1632年)、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1632年)和物理教材《物理学概论》(1633年)等。其中《大教学论》是他的代表作。   1621年,西班牙雇佣军攻占富尔涅克,并放火烧城。夸美纽斯的家产、藏书和所有的论文手稿化为灰烬,他本人幸免于难,只带着几件仅存的衣服逃出了富尔涅克。当时妻子身怀有孕,只好回到了娘家,跟父母暂居一处。   1622年初,战争带来了瘟疫,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染疫丧生,他再次遭到了沉重的打击。战争夺去了祖国的尊严和妻儿的生命,也夺去了他研究教育的美好的时光。   夸美纽斯在这国破家亡的黑暗的时代,伤痛祖国的沉沦,愤恨国际间以大凌小,弱肉强食的掠夺战争,渴望和平、安宁、光明世界的到来。他以顽强的斗志,站在斗争的第一线,同反动势力进行了艰苦的斗争,成为反封建的斗士。1618年,他发表《致天国书》,以“被压迫的贫民对上天的控诉”自称,深刻揭露了当时种种不平等现象,他对上天控诉道:“不公平的是,那些人(富人)有无数的人世上的财物,而我们却贫穷困苦,可是我们本来跟他们一样都是你创造的;他们的粮食囤积满仓,任凭老鼠啮食,我们却沦为饿殍;他们的衣柜里堆满了穿不尽的绫罗绸缎,被蠹虫所蛀蚀,我们却衣不蔽体。”   夸美纽斯痛恨战争,忧国忧民,对当时不平等的社会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批判,表现出无所畏惧的气节。   1624年,德皇斐迪南二世颁布了一项法令,命令把所有新教徒从捷克驱逐出境。夸美纽斯同其他“兄弟会”成员隐居在波希米亚的密林中,继续从事救国活动,并进行教育研究,教导会员子弟。他们深信良好的教育是复兴祖国和改良社会的主要手段。   1625年3月,“兄弟会”在杜布拉维查村举行元老会,会议决定马上跟波兰取得联系,要求避难,并推选夸美纽斯为谈判代表。为了“兄弟会”和祖国的利益,夸美纽斯冒着被捕的危险,来回奔波,终于达成了有关协议。   1627年,德皇再次下令,以天主教为捷克唯一合法的宗教,市民必须在六个月内公开信奉天主教,否则要被流放国外。因此,1628年2月,夸美纽斯同三万多户“兄弟会”家庭告别祖国,迁往波兰的黎撒城避难。   ——传世佳言——   夸美纽斯是一位深邃而有独立见解的哲学家,也是一位博学而天才的教育家,他在新生一代的教学和教育理论实践上完成了一场革命。”——(凯洛夫语)   “捷克文化巨子”始终不渝地热爱着他的祖国。他是捷克民族独立的捍卫者,也是一个不懈奋战的和平战士。 第11章 苏霍姆林斯基   姓名:苏霍姆林斯基   出生地:乌克兰   生卒年:1918年-1970年   历史评价lishipingjia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当时最有名望的教育家。   苏霍姆林斯基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一个农民家庭。1936至1939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后取得中学教师证书。1948年起至去世,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什中学的校长。自1957年起,一直是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8年起任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9年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并获两枚列宁勋章和1枚红星勋章等。   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写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等教育专著。   苏霍姆林斯基和孩子们在一起   苏霍姆林斯基的小学、中学生活,一直是在本村学校度过的。这是一座七年制的学校,虽然学校设施条件极为普通,但这里却有一批较好的师资力量。这对从小受到家庭良好熏陶的苏霍姆林斯基来说,是一个极好的环境。他的善良天性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知识能力得到了迅速的拓宽。他在家经常主动帮助父母邻居做事,在学校里是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得到了当时校长伊万·萨维奇和教务主任布师科夫斯基的重视和关怀。然而对他影响最大的要数启蒙女教师安娜·萨莫伊洛英娜。   这位女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不仅是孩子们的老师,也是孩子们亲密的伙伴。苏霍姆林斯基觉得这位女教师像一个女魔法师,她知道一切美的秘密。她讲课时学生们都有浓厚的兴趣,所教的知识常被学生铭刻在记忆之中。她常带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引导学生思考许多问题,学习了不少东西,明白了许多道理……我们摄下了这样的一个事件:   在山花烂漫、万物生机盎然的季节,有一天下午,安娜·萨莫伊洛英娜带学生们来到了森林,这对苏霍姆林斯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地方了,他平时就到这里来玩。但女教师的解说,让他接触了许多过去没有注意到的新事物和很多使他感到惊奇的东西;看这颗盛开的椴树在帮助蜜蜂酿蜜;瞧那个蚁穴——过去是苏霍姆林斯基出自恶作剧曾用棍子去桶它,而现在老师说这个蚁穴有回廊和广场,有幼儿园和粮仓……原来是一个童话般的城市。他感到不和老师一起来。就不会发现世界上这么多美好的东西。当孩子们领略了这大自然美好的风光,急匆匆准备回家的时候,她还有一新招:“孩子们,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采集些鲜花吧。当孩子们关心长辈的时候,长辈会感到高兴,而鲜花——这是关怀和敬爱的标志。”苏霍姆林斯基接受的就是这样的教育。   这使幼小的苏霍姆林斯基不仅爱上了书本,爱上了同伴,爱上了大自然,而且他更尊敬这位老师。他向往着自己的知识能同老师一样渊博,向往能象老师一样。从这时起,苏霍姆林斯基逐步树立了从事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的志向。因此在七年制学校毕业时,他毅然决定报考师范院校,后来一步一个脚印,从一个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一名伟大的教育家。   相关链接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b·a·cyxomjnhcknn),前苏联当代杰出的教育理论家与实践家,其教育思想核心内容是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他根据苏联社会的要求和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苏联学校主要任务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作为全面发展的教育应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互相交织,使这几个方面的教育呈现为一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他认为,教育工作许多弊端就是在于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不和谐,在于人的表现的下面性,在于把人的表现局限在知识的评分上,完全用分数评价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丰富全面,受到很多国家的欢迎。他的观点引入我国后,对于我国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发展都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教育实践中也曾有过这样的失误。   那时,他刚参加工作。一个名叫斯捷帕的男孩,由于过分活泼、顽皮,在一次玩耍中无意把教室里放着的一盆全班十分珍爱的玫瑰花给碰断了。对此,苏霍姆林斯基大声斥责了这个学生,并竭力使这个闯祸的孩子触及灵魂,吸取教训。事后班上孩子们又拿来了三盆这样的花,苏霍姆林斯基让孩子们用心轮流看护,唯独斯捷帕没有获准参加这项集体活动。不久这个学生变得话少了,也不那么淘气了。年轻的苏霍姆林斯基当时想,这倒也好,说明自己的申斥对这个学生起了作用。   可是不愉快的事件在他斥责这位学生的几周之后的一天发生了。这天放学后,苏霍姆林斯基因事未了,还留在教室里,斯捷帕也在这里,他准备把作业做完回家。当发现教室里只有老师和他俩人时,斯捷帕便觉得很窘,急忙准备回家。苏霍姆林斯基没有注意到这种情况,无意中叫斯捷帕跟自己一起到草地上去采花。这时斯捷帕表情迅速变化,先苦笑了一下;接着眼泪直滚了下来,随后在苏霍姆林斯基面前跑着回家了……   这件事对苏霍姆林斯基触动很大。此时,他才明白了,这孩子对于责罚,心里是多么难受。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以前的做法,是不自觉地对孩子的一种疏远,使孩子感到了委屈。因为孩子弄断花枝是无意的,而且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愿意做些好事来补偿自己的过失,而自己却粗暴地拒绝了他这种意愿。对这种真诚的、儿童般的懊悔,报之于发泄怒气的教育影响,这无疑是对孩子的当头一棒。   苏霍姆林斯基和孩子们   此后,苏霍姆林斯基吸取了这一教训,在以后的工作中很少使用责罚。通常,他对由于无知而做出不良行为后果的儿童,采取宽恕态度。他认为,宽恕能触及学生自尊心最敏感的角落。   苏霍姆林斯基担任校长之后,曾多次提出:“要思考,不要死背”的口号,然而人们却很少知道,触发他产生这一思想的契机,却是在一次听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讲课的课堂上。   在苏霍姆林斯基领导的巴甫雷什中学里,形成了这样一个观念:就是相信一切孩子都能被教育好。这里没有“差生”的概念,只存在“困难学生”或“难教育学生”的说法。在教育实践中,对这类学生一般不单纯由某个教师去进行教育,对他们进行教育往往是整个集体的义务。苏霍姆林斯基一生中就教育过178名“难教育的学生”,这178名学生都有一个艰难的教育过程。每周苏霍姆林斯基都要走访困难孩子的家庭,以便深入了解形成他们道德的最初环境,他跟家长们、家长的邻居们,教过这些孩子的老师们进行交谈。   ——传世佳言——   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最重要的能源。   看来要教育好这些孩子,首先应端正教师们所持的态度。这时他从回忆中又回到了思考这个问题上来子。“这些孩子的思维到底有什么特点?”“应该告诉教师们注意些什么呢?”他又提笔写道:“思维、儿童的记忆,的确应是从这里开始的——从赤子之爱和怜悯之心,从惊奇和赞叹,从儿童生活中发出的种种事件的情感色彩开始的。”教师应牢牢记住“学校教育中的智育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教师绝不应持片面观点,放弃对这些孩子的全面教育。” 第12章 张之洞   姓名:张之洞,字孝达,又字香涛,号壶公,晚年自号抱冰老人。   出生地:直隶南皮(今属河北)   生卒年:1837年-1909年   历史评价lishipingjia   张之洞是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清末重臣,洋务派首领。   张之洞出生于世代为官的封建官僚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封建教育,这对他思想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张之洞幼年受到严格的家教,养成了勤奋好学的习惯,他五岁入私塾读书,专心努力,学习识字必懂为止。   11岁始学作诗文,过目不忘,进步很快,有神童之称。   13岁进入南皮县学,进一步接受严格、正统的封建教育。   16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获乡试第一名。27岁获得会试一甲第三名,称探花,赐进士及第,授职翰林院编修。   1867年(31岁)任浙江乡试副考官,考课极严。同年8月就任湖北学政,注重旧学,主张学习中国儒家经典和封建纲常名教。张之洞生活在清王朝内外交困的岌岌可危时代,他从维护封建王权的立场出发,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出“砥砺名节”、“步趋圣贤”的人才,以挽救封建政权的危机。他在任湖北学政期间,整顿学风,提拔奖励有真才实学的学生,受到人们的普遍赞赏。   1873年任四川乡试副考,旋即任四川学政,为改变弊端累累的四川教育状况,亲自制定学规章程,延聘名儒,分科讲学。   张之洞的文字   1874年在成都办尊经书院。   1881年(光绪七年),授山西巡抚,为任封疆大吏之始。以后政治态度一变,大力从事洋务活动,成为后期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1884年春,中法战争前夕,奉命署理旋又补授两广总督。任内力主抗法,筹饷备械,起用前广西提督老将冯子材等,为战事的进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在广东筹建官办新式企业,设立枪弹厂、铁厂、枪炮厂、铸钱厂、机器织布局、矿务局等;以新式装备和操法练兵,设立水师学堂。1889年,调湖广总督。以后十八年间,除两度暂署两江总督外,一直久于此任。他将在广东向外国订购的机器移设湖北,建立湖北铁路局、湖北枪炮厂、湖北纺织官局(包括织布、纺纱、缫丝、制麻四局)。并开办大冶铁矿、内河船运和电讯事业,力促兴筑芦汉、粤汉、川汉等铁路。1894~1895年署督两江时,仿德国营制,在江宁(今江苏南京)筹练江南自强军,后又以之为基础在湖北编练新军。为培养洋务人才,尤注重广办学校,在鄂、苏两地设武备、农工商、铁路、方言、普通教育、师范等类新式学堂,并多次派遣学生赴日、英、法、德等国留学。在举办洋务事业中,还大量举借外债,是为中国地方政府直接向外国订约借款之先。   在湖广、两江总督任上,张之洞颇得一部分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好感,并任用其中一些人充当幕僚。戊戌变法时期,起先以支持维新活动的面目出现。1895年秋京师强学会成立时,捐金五千为助;未几上海强学分会成立,被推为会长,并派旧属汪康年助办《时务报》;同时对湖南南学会和《湘学新报》亦颇表赞助。但当维新运动日益发展、新旧斗争渐趋激化后,即表明与维新派的分歧,登报声明自除会长之名,对《时务报》的进步言论大加干涉,并严斥积极支持变法维新的湖南巡抚陈宝箴、学政徐仁铸等。1898年4月,撰《劝学篇》,提出“旧学为体,新学为用”,维护封建纲常,宣传洋务主张,攻击维新思想,反对变法运动。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后,主张“安内乃可攘外”,多次上书清廷,要求对义和团严加镇压。是年夏,八国联军进逼京津,清政府对外宣战,乃于地方拥兵自重,并在英国策动下,与两江总督刘坤一、两广总督李鸿章联络东南各省督抚,同外国驻上海领事订立《东南互保章程》九条,规定上海租界由各国共同“保张之洞画像护”,长江及苏杭内地治安秩序由各省督抚负责。8月间,在汉口通过英国领事,破获设于英租界的自立军机关,捕杀唐才常等人。随后又在鄂、湘、皖镇压了由维新派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联络长江中下游哥老会发动的自立军起义。   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设督办政务处,命张之洞以湖广总督兼参预政务大臣。旋与刘坤一联衔合上“江楚会奏变法三折”,提出“兴学育才”办法四条,及调整中法关系十二事,采用西法十一事,为“新政”活动的重要蓝本。1903年,会同管理学务大臣商办学务,仿照日本学制拟定“癸卯学制”(即1903年经修改重颁的《奏定学堂章程》),在全国首采近代教育体制。1905年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在东南地区破坏革命组织,镇压革命派领导的武装起义,因此受到社会进步舆论的强烈谴责。1907年调京,任军机大臣,充体仁阁大学士,且兼管学部。次年清政府决定将全国铁路收归国有,受任督办粤汉铁路大臣,旋兼督办鄂境川汉铁路大臣。光绪帝和慈禧太后死后,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1909年病故,谥文襄。遗著辑为《张文襄公全集》。   1880年授翰林院侍读。次年擢内阁学士。又任山西巡抚。1889年8月,调署湖广总督。   1894年8月1日中日宣战后,张之洞曾奏请派马队“驰赴天津,听候调遣”,并想以“外洋为助”。他鉴于“倭势日?,必将深入”,建议“慎固津沽及盛京”。10月26日致电李鸿章,提出“购兵船、借洋款、结强援”三项主张。10月底,日军强渡鸭绿江后,辽沈危急,张之洞再提出“购快船、购军火、借洋款、结强援、明赏罚”五事。11月2日,调署两江总督。11月7日,他在致李鸿章电中指出“无论或战或和,总非有船不行”。11月下旬,日军围困旅顺,张之洞先后致电李鸿章、李秉衡,要求急救旅顺,均无效。   1895年初,日军进犯山东半岛,张之洞给山东巡抚立秉衡发急电,建议李“责成地方官多募民夫,迅速星夜多开壕堑,于要路多埋火药,作地雷”,以阻止日军进犯。并表示拟拨枪支弹药支援山东守军。在丁汝昌自杀殉国后,他曾建议将驻扎台湾的刘永福调来山东抗日,保卫烟台。当张之洞得悉清廷有割台海于日之说,于2月28日致电朝廷,沥陈利害,极力反对割台。并提出保台的“权宜救急之法”有二:一、向英国借巨款,“以台湾作保”,英必以军舰保卫台湾;二、除借巨款外,“许英在台湾开矿一、二十年”,对英有大益,必肯保台。3月29日,张之洞致电唐景崧,一方面鼓励御倭;一方面建议起用百战之将刘永福,同时致电刘永福,建议他“忍小任大,和衷共济,建立奇功”。《马关条约》签订后,张之洞于4月26日向清廷上奏,提出废约办法“惟有乞援强国一策”。5月20日,清廷谕令唐景崧“著即开缺,来京陛见。其台省大小文武各员,并著唐景崧令陆续内渡”。张之洞认为“此时为台之计,只有凭台民为战守,早遣无用客勇,以免耗饷,禁运银钱内渡,以充军实”。24日,张之洞从唐景崧来电中得悉“日内台民即立为民主国”之事,27日上奏,认为台湾“现自改为民主之国,以后筹械等事,自未便再为接济,以免枝节”。6月3日,日军攻陷基隆港。5日,张之洞仍致电唐景崧,希望他激励士勇民众坚守台北府,并鼓励唐“自率大支亲兵,获饷械,择便利驻扎,或战、或攻、或守,相机因应,务取活便,方能得势。”可是唐景崧辜负了台湾人民的期望,7日乘船退回厦门。最后只剩刘永福在台湾领导军民坚持抵抗日本侵略军。但是“饷械奇绌”,多次向张之洞求援,张之洞虽有饷械,却不敢接济,10月19日,刘永福战败,退归厦门。   相关链接   1894~1895年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简称甲午战争。1894年(光绪二十年)爆发,因按干支纪年为甲午年得名。   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农民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清政府派直隶提督叶志超、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率淮军2500人赴朝。日本亦派兵入朝。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授权驻朝公使大鸟圭介挑起衅端,发动侵略战争。当中日两国向朝鲜出兵时,朝鲜政府和东学党起义军已签订休战和约。朝鲜政府为消除日本出兵借口,6月13日请求中国撤兵。清政府要求日本同时撤兵。但日本决心扩大事端,继续向朝鲜增派军队,并提出所谓共同“改革”朝鲜内政的方案。大鸟圭介于19日和20日,胁迫朝鲜政府废除中朝通商条约,并驱逐中国军队出境。23日,日军攻占朝鲜王宫,拘禁国王李熙,成立以大院君李昰应为首的傀儡政府。25日,大鸟指令大院君宣布废除中朝两国间的一切商约,并授权日军驱逐屯驻牙山的清军。当天,日本不宣而战,在丰岛海面击沉中国运兵船高升号;同时日本陆军向驻牙山中国军队发起进攻,挑起战争。8月1日(七月初一),中日政府同时宣战。甲午战争开始。   1898年,张之洞作《劝学篇》反对变法改革。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张之洞参与“东南互保”,镇压两湖群众斗争,并镇压唐才常自立军起义。1906年晋协办大学士,有擢体仁阁大学士,授军机大臣。1908年11月,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谥文襄。   ——传世佳言——   吾平生有三不争,一不与俗人争利,二不与文士争名,三不与无谓人争闲气。 第13章 严复   姓名:严复,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   出生地:福建侯官   生卒年:1853年-1921年   历史评价lishipingjia   严复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段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严复出生在一个医生家庭里,1866年考入福州船厂附设的船政学堂,学习英文及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五年后以优等成绩毕业。1877年被派往英国学习海军。留英期间,广泛地接触了资本主义社会及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的著作,深受进化论思想的影响。1879年毕业回国,到福州船厂船政学堂任教习,次年调任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教务长),后升为总办(校长)。严复还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等职。1921年10月27日去世,终年68岁。著作有《严几道诗文钞》等。著译编为《候官严氏丛刑》、《严译名著丛刊》。   在复法运动中,严复是一个反对顽固保守、力主复法的维新派思想家。他不仅著文阐述维新的必要性、重要性、迫切性,而且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作为救亡图存的理论依据,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戊戌变法后,他致力于翻译西方资产阶级哲学社会学说及自然科学著作,是一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信奉达尔文进化论和斯宾塞的庸俗进化。这是他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是他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严复在《原强》中提出,一个国家的强弱存亡决定于三个基本条件:“一曰血气体力之强,二曰聪明智慧之强,三曰德性义仁之强。”他幻想通过资产阶级的体、智、德三方面教育增强国威。“是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所谓鼓民力,就是全国人民要有健康的体魄,要禁绝鸦片和禁止缠足恶习;所谓开民智,主要是以西学代替科举;所谓新民德,主要是废除专制统治,实行君主立宪,倡导“尊民”。严复要求维新变法,却又主张“惟不可期之以聚。”“除而不骤”的具体办法就是要通过教育来实现,即在当时的中国,要实行君主立宪,必须开民智之后才能实行,总之,“教育救国论”是严复的一个突出思想特点。   严复   严复疾呼必须实行变法,否则必然亡国。而变法最当先的是废除八股。严复历数八股的危害:夫八股非自能害国也,害在使天下无人才,其使天下无人才奈何?曰有大害三:“其一曰锢智慧”、“其二曰坏心术”、“其三曰滋游手”。严复主张多办学校,他曾论述西洋各国重视教育,对“民不读书,罪其父母”的强行义务教育表示赞赏。因为中国民之愚智悬殊,自然不能胜过人家。基于这种思想,严复对办学校是积极的。他除亲自总理北洋水师学堂长达二十年外,还帮助别人办过学校,如天津俄文馆、北京通艺学堂等。严复要求建立完整的学校系统来普及教育,以“开民智”。他根据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提出中国的学校教育应分三段的计划,即小学堂、中学堂和大学堂。小学堂吸收16岁以前的儿童入学;中学堂吸收16岁至21岁文理通顺、有小学基础的青年入学;大学堂学习三、四年,然后升入专门学堂进行分科的专业学习。同时,还要把学习好的聪明之士送出国留学,以造就学有专长的人才。   相关链接   科学方法问题是严复西学观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他曾翻译《穆勒名学》(形式逻辑),并积极进行对“名学”的宣传介绍。他认为归纳和演绎是建立科学的两种重要手段。我国几千年来,“演绎”甚多,“归纳”绝少,这也是中国“学术之所以多诬,而国计民生之所以病也”的一个原因。严复更重视归纳法,主张要“亲为观察调查”,反对“所求而多论者,皆在文字楮素(纸墨)之间而不知求诸事实”。他曾用赫胥黎的话说:“读书得智,是第二手事。唯能以宇宙为我简编,各物为我文字者,斯真学耳”。   此外,严复还很重视妇女教育。他对当时上海径正女学的创办大为赞赏。认为这是中国妇女摆脱封建礼教束缚的开始,也是中国妇女自强的开始。他从救亡图存的目的出发,认为妇女自强“为国致至深之根本”。他还主张妇女应和男子一样,在女学堂里既要读书,又要参加社会活动,如果不参加社会活动,创办的女学堂就和封建私塾没什么区别,因而也就无意义了。显然,他是将妇女置于整个社会变革,特别是妇女自身解放的前提下来考虑的,故十分强调参加社会活动对女学堂学生的重要意义,这也是他在妇女教育方面高出一般人之处。   严复提倡西学,反对泮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他曾多次将中学与西学作比较:“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言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其于为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恃人力。总之,西学“于学术则黜伪而崇真。”他还指出“中国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古之必敝。”所以他认为就是尧、舜、孔子生在今天的话,也要向西方学习的。要救中国必须学西学和西洋“格致”:“益非西学,洋文无以为耳目,而舍格之事,则仅得其皮毛。”他认为“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止”。他认为应做到“体用一致”,“本来一致”要从政治制度上进行改革,提出“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和”的资产阶段教育方针。   他从“体用一致”的观点出发,具体规定了所设想的学校体系中各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他认为在小学阶段,教育目的是使儿童能“为条达妥适之文”,“而于经义史事亦粗通晓,”因则“旧学功课,十当其九”,并以明白易懂的文字翻译西学中“最浅最实之普学”为辅助读物。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讲解,减少记诵功夫。中学阶段应以“西学为重点”,“洋文功课居十分之七,中文功课居十分之三”,并且规定“一切皆用洋文授课”。在高等学堂阶段,主要学“西学”,至于“中文”,则是“有考校,无功课;有书籍,无讲席,听学者以余力自治力。”他认为对于青少年,应引导他们分析,学些专深的知识,如此,让他们有所收益,触类旁通、左右逢源。   ——传世佳言——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严复《天演论》 第14章 张謇   姓名:张謇,字季直,号啬庵。   出生地:江苏南通   生卒年:1853年-1926年   历史评价lishipingjia   张謇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有影响的人物,是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立宪派代表人物。   张謇兄弟五人,他排行第四,故南通民间称他为“四先生”。光绪二十年恩科状元、立宪派领袖,清末民初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清末民初,时局动荡。张謇利用中央政权无暇顾及地方社会的三十年的时间空隙里,充分发挥其个人能量,完全按照自己意志实施,将家乡南通建设成为一个大不同于当时苦难中国的城市,一个让生活在动荡流离年代的国人看得见梦想的城市。   在一个中国历史上政治格局最为纷繁杂乱、国仇家恨接踵而至的悲情时期,张謇开创了南通历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黄金时代。   张謇书法   张家世代务农,到张謇父亲时,已置田二十余亩,并兼营糖坊。清咸丰六年(1856年)张謇4岁时,由父开始教识《千字文》。5岁时因背诵《千字文》无讹,父令随伯、仲、叔三兄入邻塾,从海门邱大璋先生读书。12岁时,謇父自辟家塾,延请西亭宋效祁先生授读其三子。14岁时,因效祁先生病故,父命謇负笈往西亭,从效祁先生的从子宋琳先生读书,膳宿其家。15岁起,间亦从效祁子、江南乡试举人宋琛先生问业。同治七年(1868年)16岁时,由于祖上是三代没有功名的冷籍,为了走上科举正道,经宋琛安排,謇冒用如皋县人张铨儿子张育才的名义报名注籍,经县、州、院三试胜出,得隶名如皋县学为生员。同治八年(1869年)张謇考中秀才。其后如皋张氏贪得无厌、索酬无已,后竟控诉于如皋官府,意在借官勒索,于是“冒籍案”发。自此连年缠讼,使张謇吃足了苦头,家道也转入困顿。幸赖通州知州孙云锦、江苏学政彭久余怜士惜才、曲为援护,屡费周折,才得以销如皋控案而归通州原籍。   同治十三年(1874年),张謇前往南京投奔原通州知州孙云锦。光绪二年(1876年)夏,应淮军“庆字营”统领吴长庆邀请,前往浦口入其庆军幕任文书,后袁世凯也投奔而来,两人构成吴长庆的文武两大幕僚,参与了庆军机要、重要决策和军事行动。光绪六年(1880年)春,吴长庆升授浙江提督,奉命入京陛见,张謇随同前往。同年冬,吴长庆奉命帮办山东防务,张謇随庆军移驻登州黄县。   光绪八年(1882年),朝鲜发生“壬午兵变”,日本乘机派遣军舰进抵仁川,吴长庆奉命督师支援朝鲜平定叛乱,以阻止日本借机发动侵略战争。张謇随庆军从海上奔赴汉城,为吴长庆起草《条陈朝鲜事宜疏》,并撰写《壬午事略》、《善后六策》等政论文章,主张反抗侵略,对外持强硬政策,由此受到南派“清流”首领潘祖荫、翁同和等的赏识。光绪十年(1884年)吴长庆奉调回国,驻防金州,袁世凯则留朝鲜接统“庆字营”。不久吴长庆病故,张謇离开庆军回归故里,继续攻读应试。   张謇像   张謇从16岁录取生员起,中经18岁、21岁、23岁、24岁、27岁前后5次赴江宁府应江南乡试(俗称南闱)均未中试。直至光绪十一年(1885年)33岁,因孙云锦官江宁府尹,子弟依例回避,转赴顺天府乡试(俗称北闱),才取中第二名举人,俗称“南元”(南人列北榜名次最先者),声名渐著,成为“清流”着重延揽的对象,但此后张謇四次参加会试均遭失败。   从1885年起,翁同和、潘祖荫等对张謇就有了提携之意,特别是“期许甚至”、“荐而不中”,几次误把他人卷子认作张謇而取中会元,更说明了提携心情之迫切,因而才有甲午恩科试时翁同和的志在必得。(张謇34岁应礼部会试不中;37岁赴会试,试卷为无锡孙叔和所冒,孙中而张落;38岁应会试,场中误以陶世凤卷为张謇卷,陶中“会元”而张落第;40岁赴会试,试卷又被武进刘可毅所冒,刘中会元而张又落第。)。   光绪十三年(1887年)张謇随孙云锦赴开封府任,协助治河救灾,并拟订《疏塞大纲》。光绪十四年(1888年)以后,又应聘主持赣榆选青书院、崇明瀛州书院、江宁文正书院、安庆经古书院等。   光绪二十年(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辰设恩科会试,张謇奉父命再次进京参加礼部恩科会试。二月,礼部会试,取中第六十名贡士;三月,礼部复试时中一等第十名,“初定十一,常熟师改第十”;四月二十四日殿试时翁同和命收卷官坐候张謇交卷,然后直接送到自己手里,匆匆评阅后,竭力加以拔擢。翁同和不但做了其他阅卷大臣的工作,把张謇的卷子定为第一,还向光绪帝引见时,特地介绍说:“张謇,江南名士,且孝子也。”,张謇得中一甲一名状元,循例授六品翰林院修撰。   不久,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民族危机促使帝后两党矛盾有所激化。以翁同和为首的“清流”拥戴光绪帝,好发主战议论,其主要抨击目标为畏日如虎的李鸿章,实际上都是借以冲击主和的后党,企图为虚有“亲政”其名的皇帝争取若干实权。名噪一时的新科状元张謇,由于历史渊源和政见相近,很快就成为“清流”的佼佼者,是“翁门”弟子中的决策人物。然而正在主战、主和两派斗争激烈之际,张謇因父丧循例回籍守制。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初,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奏派张謇举办通海团练,以防御日本海军随时可能对长江下游的侵犯,由于清政府在中日战争中落败并签订了《马关条约》,通海团练半途而废。同年底,加入康有为组织的上海强学会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初,张之洞奏派张謇、陆润庠、丁立瀛分别在通州、苏州、镇江设立商务局,张謇与陆润庠分别在南通和苏州创办了大生纱厂与苏纶纱厂。   相关链接   张謇16岁中秀才,甲午中日战争爆发那一年中了状元,被任命为翰林院修纂。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深深刺激了他。他放弃了官职,遂致力于事业和教育。他利用自己的声望和家产,积极兴办实业。先后建成了大生纱厂及盐业、榨油、面粉、冶铁、轮船等企业,兴成了大生纱厂资本集团。张骞是“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的倡行者,并终生围棋事业奋斗,因而被誉为“状元资本家”。   大生纱厂最初确定是商办,张謇试图通过官招商办、官商合办来集股筹款,但收效甚微,筹集资金十分有限。张謇无可奈何,只得向官府寻求援助,1896年11月,张謇通过曾任两江总督兼南洋商务大臣的刘坤一,将光绪十九年(1893年)张之洞搞“洋务”时用官款向美国买来办湖北织造局搁置在上海的一批已经锈蚀的官机40800锭,作价50万两入股,作为官股,恰在此时,以官督商办及官商合办形式垄断洋务企业的盛宣怀也正要买机器,便把这批机器与张謇对分,各得20400锭,作价25万两官股,另集25万两商股。官股不计盈亏,只按年取官利,因而变成“绅领商办”性质。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大生纱厂正式在通州城西的唐家闸陶朱坝破土动工,次年大生纱厂建成投产。经过数年的惨淡经营,大生纱厂逐渐壮大,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该厂增加资本63万两,纱锭2万余枚。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又在崇明久隆镇(今属启东县)创办大生二厂,资本100万两,纱锭2.6万枚。到宣统三年(1911年)为止,大生一、二两厂已经共获净利约370余万两。1901年起在两江总督刘坤一的支持下,在吕泗、海门交界处围垦沿海荒滩,建成了纱厂的原棉基地——拥有10多万亩耕地的通海垦牧公司。从光绪二十七年到三十三年(1901年—1907年),张謇先后创办了19个大生系企业。   发展民族工业需要科学技术,这又促使张謇去努力兴办学堂,并首先致力于师范教育。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二月,张謇应两江总督刘坤一电邀赴江宁讨论兴学之事,刘坤一赞成,而藩司吴、巡道徐、盐道胡阻挠。张謇叹息不已,乃与罗叔韫、汤寿潜等同人筹划在通州自立师范,计以张謇从任办通州纱厂五年以来应得未支的公费连本带息2万元,另加劝集资助可成。同年七月九日通州师范择定南通城东南千佛寺为校址开工建设,翌年正式开学,这是我国第一所师范学校,它的建设标志着中国师范教育专设机关的开端。   1907年创办了农业学校和女子师范学校,1909年倡建通海五属公立中学(即今南通中学)。1912年创办了医学专门学校和纺织专门学校,并陆续兴办一批小学和中学。为了给各项企业提供技术力量,张謇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师范学校的测绘、蚕桑等科发展成为十几所职业学校,其中以纺织、农业、医学三校成绩显著,以后各自扩充为专科学校,1924年合并为南通大学。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他在通州建立了国内第一所博物馆南通博物苑。1915年建立了军山气象台。   仅张謇个人而言,从1902到1926年25年间就为兴办各种教育事业注入资金257万元,创办通州各级各类学校合计330多所,并在宁沪等地先后参与或协助创办了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前身)、复旦公学(今复旦大学前身)、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今河海大学前身)、吴淞商船学校等多所学校。从纵向说,有学前教育、初等小学、高等小学、中学、中师、大学专科、大学本科;从横向说,有普通教育、师范教育、专门教育、职业教育、特种教育;构成了门类相对齐全、结构相对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使南通成为当时全国教育最为昌明的示范区域,学生除本省本县外,慕名远道来学者,有浙、赣、皖、闽、湘、鄂、鲁、晋、秦、陇、滇、黔、蜀等。   ——传世佳言——   师道贵严,中外同轨。非是则无所为教,无所为学。……凡教之道,以严为轨。凡学之道,以静为轨,有害群者去之,无姑息焉。 第15章 蔡元培   姓名:蔡元培,字鹤卿,号孑民。   出生地: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   生卒年:1868年-1940年   历史评价lishipingjia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学家、科学家。   清同治丁卯年十二月十七日(1868年1月11日)出生于浙江绍兴。17岁考取秀才,18岁设馆教书。1890年中进士,1894年授翰林院编修。留心新学,同情维新派。戊戌变法失败后,深感清廷政治改革“无可希望”,断然离开翰林院南下,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提倡新学。   蔡元培像   1902年,在上海与章炳麟等发起成立中国教育学会,并担任会长。同年秋又创立爱国学社和爱国女学,创办《俄事警闻》(后改名《警钟日报》),提倡民权,宣传革命。   1904年,与龚宝铨等在上海建立光复会,密谋武装起义。次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张教育应从造成现世幸福出发,提出修改学制、男女同校、废除读经等改革措施,模仿西方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确立了我国资产阶级教育体制。不久因不满袁世凯的专制统治而辞职,旅居德、法,从事教育、哲学和美学研究。1915年与李石等组织留法勤工俭学,次年与吴玉章等组织华法教育会。   1916年回国,次年任北京大学校长,着手改革北京大学。改革北大领导体制和学科、学制设置,创办科研机构,倡导平民教育,首行男女同校。他采取“兼容并包”的方针,大量引进新人物,不拘一格招聘众家。北京大学很快即开学术研究、思想自由之风气。蔡元培还支持日益兴盛的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赞成文学革命,反对封建复古主义,倡导以科学和民主为内容的新思潮。他的努力终使北大成为“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提倡民主与科学,宣传劳工神圣,在全国大学中,第一次招收女学生。   相关链接   蔡元培也很重视劳动教育、平民教育和女子教育。他在北京大学办校役班和平民夜校,在上海创办爱国女校。蔡元培对近现代中国教育、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主要是:   1.自蔡元培始,中国才形成了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体系和教育制度。   2.他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3.为中华民族保护了一批思想先进、才华出众的学者。   赴任前,蔡元培的众多友人认为北大校方腐败,如赴任有碍名望。孙中山认为,“北方当有革命思想的传播,像蔡元培这样的老同志,应当去那历代帝王和官僚气氛笼罩下的北京,主持全国教育。”蔡元培慨然领命。   蔡元培书稿封面   由于延聘和支持李大钊、陈独秀、鲁迅等人任教讲学,使北大不仅成为全国学术研究中心,而且成为新文化运动摇篮。五四运动中同情学生爱国斗争。1923年1月被迫辞职出走欧洲。   1926年2月回国,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工作。1927年倡议成立大学院作为全国最高学术教育行政机关,被任为大学院院长,后改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九·一八事变后,奔走呼号,倡导抗日。1932年,与宋庆龄、鲁迅、杨杏佛等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对国民党的特务统治,积极开展爱国民主抗日活动,拥护国共合作。1938年被推为国际反侵略大会中国分会名誉会长。   1940年3月5日病逝于香港。其著作辑有《蔡元培选集》。   ——传世佳言——   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培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   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第16章 梁启超   姓名: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   出生地:广东新会   生卒年:1873年-1929年   历史评价lishipingjia   近代思想家,戊戌维新运动,戊戌变法领袖之一。   梁启超自幼在家中接受传统教育,1889年中举。1890年赴京会试,不中。回粤路经上海,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同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1891年就读于万木草堂,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时人合称“康梁”。   1895年春再次赴京会试,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联名请愿的“公车上书”。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表现活跃,曾主编北京《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和上海《时务报》笔政,又赴澳门筹办《知新报》。他的许多政论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1897年,任长沙青年时期的梁启超时务学堂总教习,在湖南宣传变法思想。1898年回京,积极参加“百日维新”。7月3日(五月十五),受光绪帝召见,奉命进呈所著《变法通议》,赏六品衔,负责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9月,政变发生,梁启超逃亡日本,一度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有过接触。在日期间,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提倡改良,反对革命。同时也大量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1905~1907年,改良派与革命派的论战达到高潮,梁启超作为改良派的主将,遭到革命派的反对。   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梁启超立即表示支持。1907年10月,在东京建立“政闻社”,期望推动清政府实行君主立宪。由于清政府并不真心实行宪政,政闻社也因受到查禁而宣告解散。武昌起义爆发后,他一度宣扬“虚君共和”,企图使革命派与清政府妥协。民国初年又支持袁世凯,并承袁意,将民主党与共和党、统一党合并,改建进步党,与国民党争夺政治权力。1913年,进步党“人才内阁”成立,梁启超出任司法总长。袁世凯帝制自为的野心日益暴露,梁启超反对袁氏称帝,1915年8月,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进行猛烈抨击,旋与蔡锷策划武力反袁。1915年底,护国战争在云南爆发。1916年,梁启超赴两广地区,积极参加反袁斗争,为护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袁世凯死后,梁启超依附段祺瑞。他拉拢一些政客,组建宪政研究会,与支持黎元洪的宪政商榷会对抗。1917年7月,段祺瑞掌握北洋政府大权。梁启超拥段有功,出任财政总长兼盐务总署督办。9月,孙中山发动护法战争。11月,段内阁被迫下台,梁启超也随之辞职,从此退出政坛。1918年底,梁启超赴欧,亲身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之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梁启超也是一位著名学者。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1901至1902年,先后撰写了《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批判封建史学,发动“史学革命”。欧游归来之后,以主要精力从事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写下了《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文化史》等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的著作。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相关链接   戊戌维新运动,也称“戊戌维新”,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农历戊戌年)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政治运动。1895年清朝在甲午战争中战败,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在北京发动各省应试举人1300余名联名上书光绪皇帝,反对签订《马关条约》,主张“拒和、迁都、变法”,得到“帝党”官僚翁同和、陈宝箴等人支持;他们在反对“后党”、实行变法的过程中逐步联合,想通过自上而下的政治、经济改革,发展资本主义,救亡图强。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中国面临被帝国主义瓜分的危险。4月,康有为等人在北京组织保国会,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救亡图存为目的。光绪帝终于接受变法维新主张,6月11日(农历四月二十三日)毅然下“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维新,起用维新人士,陆续颁发维新法令,推行新政,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教各个方面。维新派还提出兴民权、开议院、君民共主等资产阶级参与政权、实行君主立宪的主张。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操纵着军政实权,顽固反对变法维新,于9月21日发动宫廷政变,幽禁光绪帝,杀害谭嗣同等变法六君子,废除大部分新政。新政只实行103天就宣告结束。   ——传世佳言——   责人不责几,此中国所以不能维新之大原。——梁启超   我们做中国国民,同时做世界公民。所以一面爱国,一面还有超国家的高尚理想。凡属人类有价值的共同事业,我们总要参与。而且确信我们参与之后,一定能够增长他的价值。——梁启超 第17章 张伯苓   姓名:张伯苓,原名寿春,字伯苓。   出生地:天津   生卒年:1876年-1951年   历史评价lishipingjia   张伯苓是我国近代有名的爱国教育家。他把毕生精力献给教育事业,先后创办了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以及重庆南开中学,担任校长四十余年,对中国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著贡献。张伯苓海军出身却受国难刺激而投身教育;秉持“育才救国”信念、“私立非私有”原则,力行“土货化”办学方针,“以一私人力量经营之学校竟能与整个国家共前途同命运”。   张伯苓六岁时入私塾读书。白天在义学里念《三字经》、《千字文》,放学回家后,其父再辅以教导和讲解,督促甚严。在这种义学中使张伯苓接触了更多的贫家子弟。   1891年,张伯苓考入北洋水师学堂。在水师学堂如饥似渴地学习近代科学知识,大开眼界。他是航海驾驶班最好的学生,每次考试都是名列前茅。严复的思想对他影响很大。   张伯苓像   1894年张伯苓等十八名同学完成堂课,被派往北洋水师舰队实习。时值朝鲜东学党之变,清政府出兵平乱,日本也趁机出兵寻衅,遂引起中日甲午战争。战争既起,清政府的海陆军被击溃,于是急调北洋水师增援。张伯苓随北洋水师舰队参加了这一历史性战役。9月17日,日本海军中将伊东佑享率领联合舰队袭击北洋水师,在波涛汹涌的黄海海面上发生了一场大海战。双方激战五个多小时,互有损伤。张伯苓又随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海军基地。1895年1月,日本组成山东作战军,海陆两路夹击威海卫,丁汝昌等将士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战斗。2月12日敌军占据刘公岛,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张伯苓随北洋水师舰队开始参战时,第一艘兵船才出海,就被日舰击沉。   相关链接   南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母校。   南开大学创建于1919年,创办人是近代著名爱国教育家张伯苓和严修。抗日战争时期,南开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昆明组成举世闻名的西南联合大学,被誉为“学府北辰”。南开大学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弘扬“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光荣传统,培养了以周恩来、陈省身、吴大猷、曹禺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才,为民族振和国家富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000年12月25日,教育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签署重点共建南开大学协议,南开大学跻身21世纪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   张伯苓含泪饮恨与众人返师归来。这是张伯苓的爱国热忱受到的第一次沉重的打击。   1901年,即义和团运动的次年,天津邑绅王奎章也聘请张伯苓教其于侄,是谓“王馆”。   1903年,张伯苓有感于日本蕞尔小邦,居然胜中国,挫强俄,一跃跻身于世界列强,必有所以致此之道,不可不往一观。在严修、王奎章的大力支持下,张伯苓乘暑假航海东渡,亲眼看到日本明治维新后的盛况,领略了日本对教育的重视及办学规模和教育方法,深受启发。   张伯苓画像   1904年5月,张伯苓和严修二渡扶桑,经过四个月的细心考察后回国,决定成立中学。遂将严、王两馆合并,成立“私立中学堂”。从此他结束了家塾先生的生涯,成为学堂的学监,开始一展他的宏愿。   1918年,适逢严修与范静生也赴美,12月,张伯苓与严修游美归国。不久便积极筹募经费,并获徐世昌、黎元洪等人及天津士绅之助,开始筹划创办南开大学。1919年春,在中学南端空地建大学教室,当年秋季落成。   1919年9月5、6日,举行大学新生入学考试,25日正式上课。   张伯苓于1923年建立了南开女中。接着在1928年,张伯苓又兴致勃勃地在女生校舍对面建筑小学校舍,设立了小学部。   为开展学术研究和造就高层次人才,张伯苓在兴建和完善女中和小学之后,又分别于1927年和1932年创办了南开经济研究所和应用化学研究所,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南开教育体系。   ——传世佳言——   试问,学校之设施是否合乎国家之需要?对于学生之输入,是否合乎社会之需求?造就之人才,是否将来有转移风俗、刷新思潮、改良社会之能力?若曰不能,是自小视教育也……若仅为个人增加知识技能而办教育,则教育神圣亦不足称矣。   ——张伯苓   1948年国民党政府改组,约请张伯苓出任考试院院长。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育人才,检验教育工作的得失成败,说到底,要看是否培养出一批“出类拔萃,智慧超群”的人才队伍。   张伯苓创办南开系列学校,担任校长四十余年。在南开园这块民主与科学的土壤中培养了不少杰出的人才,从举世钦敬的革命伟人到蜚声中外的科学巨子,从读书万卷的文苑大师到为国争光的体坛虎将,他们都是从南开园破土而出,茁壮成长。他的教育思想对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是有一定影响的。 第18章 杜威   姓名:约翰·杜威   出生地:美国佛蒙特州柏林顿市附近的农村   生卒年:1859年-1952年   历史评价lishipingjia   约翰·杜威是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   杜威出生在佛蒙特州柏林顿市附近的农村,祖先三代都是佛蒙特州的农民。柏林顿市人口近一万五千人,其中约半数为本地人,半数来自爱尔兰和魁北克。本地出生的人包括在佛蒙特州或新英格兰其他地方居住很久的盎格鲁撒克逊中产阶级新教徒家庭的后裔。杜威就是在这样一个群体的传统中成长起来的。   杜威   杜威在柏林顿市上公立学校,毕业后入本地的佛蒙特大学。大学第四年,他学习了基本的政治、经济、哲学和宗教理论,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学毕业后,在中学任教三年。1882年进霍布金斯大学攻读哲学。受到来自密歇根大学客座教授、新黑格尔主义的主要倡导者莫理斯和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思想复兴的影响。他发现,这个哲学强调宇宙的精神和有机的性质,正是他一直在模糊地探索着的东西,他热切地信奉这个哲学。   1884年,杜威获得霍布金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秋,受聘为密歇根大学哲学和心理学讲师。除1888——1889年曾在明尼苏达大学任哲学教授以外,杜威在密歇根工作了十年。在此期间,他主要致力于黑格尔和英国新黑格尔主义哲学研究,对霍尔与詹姆斯在美国提出的新实验生理心理学进行了深入研究。   杜威对教育的兴趣始于在密歇根的年代。他发现多数学校正沿着早先的传统路线进行,没有适应儿童心理学的最新发现和变革中的民主社会秩序的需要。   寻找一种能补救这些缺陷的教育哲学,成了杜威主要关切的事情。   相关链接   杜威的主要教育著作有:《我的教育信条》(1897年)、《学校和社会》(1899年)、《儿童与课程》(1902年)、《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年)、《明日之学校》(1915年)、《经验与教育》(1938年)和《人的问题》(1946年)等。   1894年,他离开密歇根,任芝加哥大学哲学教授,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系主任。他在芝加哥的成就使他获得全国的名望。进化论的生物学和心理学在他的思想中越来越占优势,导致他抛弃黑格尔的理论,接受工具主义的认识论。他和同事的论文集《逻辑学理论研究》(1903年)的发表,宣告一个新的哲学学派——芝加哥学派的诞生。   詹姆斯热情地为这本书欢呼。他在1896年创办的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使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得到检验,吸引了国内外广泛的注意。   ——传世佳言——   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   科学的伟大进步,来源于崭新与大胆的想象力。   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   劳动受人推崇。   为社会服务是很受人赞赏的道德理想。   1904年,由于对大学的教育计划管理和财务方面的意见和芝加哥大学校长不一致,改任哥伦比亚大学哲学教授。他和哥伦比亚的联系达47年之久,先是任哲学教授,后任哲学退休教授。在任教的25年中,吸引了国内外成千上万的学生,成为美国最闻名和最有影响的教师之一。   他的学术著作甚丰,仅目录就达125页。他的思想涵盖逻辑学、认识论、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哲学、美术和宗教。杜威于1919年来华讲学,传播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他还访问过日本、土耳其、墨西哥、苏联和南非。   杜威在87岁的时候再婚,一直到93岁(公元1952年)才因肺炎去世。 第19章 保罗·孟禄   姓名:保罗·孟禄(paulmonroe)   出生地:美国东北部的印第安纳州北麦迪孙城   生卒年:1869-1947   历史评价lishipingjia   是美国资产阶级教育和教育史学家。   1869年生于印第安纳州北麦迪逊市。1892年,毕业于印第安纳大学弗兰克林学院,获理学士学位。此后四年,在公立中学任教,并出任校长。1897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讲师。1901年,赴德国海德堡大学学习。1913年,受美国政府委派,率团考察菲律宾教育。1915-1923年间,任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院长。1923—1928年间,任哥伦比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1925—1928年,任该校以著名教育家巴纳德命名的教育讲座教授。1931—1933年,创办美国中国学院,并任院长。1932—1935年间,先后担任美国女子教学院院长和土耳其罗伯特学院院长。1935—1943年间,任各国教育协会国际联盟主席。先后担任叙利亚斯迈纳学院、美国索菲亚学院、中国岭南大学等校理事,并被哥伦比亚大学、北京大学、巴塞尔大学、爱尔亚都柏林大学等高等学府授予名誉博士学位。曾先后受到日本、中国、波兰等国政府的嘉奖。1921年,孟禄来华访问,宣传其教育思想,对中国1922年的学制改革和“新学制”的制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孟禄所处的时代,正是美国作为帝国主义诸大国中的一个“后起这秀”向外侵略扩张最疯狂的时期。孟禄从小受到的“欧州中心论”的教育。欧美先进,东方落后;白种人是最高等的人种,是世界上最智慧的民族,而其他肤色的人种是最低能的愚蠢的民族。这样一些帝国主义观念,在孟禄的头脑中根深蒂国。美国传教士、美国耶鲁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教授威廉士对孟禄的思想也影响很大。威廉士的“用基督教征服世界”的反动主张。他敌视中国,敌视中国人民,在他的著作中,极力抹杀中国文化教育的优秀遗产,贬低中国文化教育在世界文明史上应有的地位。他污蔑中华民族是一个“毫无进步”的“一本书(即《四书五经》)的民族”,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教育只是踏步不前的“复古式教育”;胡说中国以及整个东方民族的文化教育,不分哪个时期,都只是介于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之间的教育发展阶段,比起“西方民族”的奴隶制社会的文化教育还要落后。孟禄的言行,充分反映了他敌视中国人民和东方被压近民族的反动立场表露了美帝国主义向外侵略扩张的野心。正因为这样,他被美国誉为“使中国教育美国化和改进世界各地美国开办的基督教学校”的“旗手”。   相关链接   孟禄一生著述甚丰,主要有:《希腊、罗马时期的教育史资料》(1904年)、《托马斯·普莱特与16世纪的教育复兴》(1905年)、《教育史教科书》(1905年)、《教育百科全书》(1910—1913年)、《简明教育史教程》(1914年)、《中等教育原理》(1928年),等。其中,以《教育史教科书》最为著名。   他认为中等教育以六年为宜,分为二部,前后各三年,并分出职业预备教育。他说:“前三年是普通学科,后三年则分为几科,学生可随意选择一种,这种办法在美国叫平行学科制。这里面有一种理科,是预备将来学生学医、学农业、学工业用的实用学科。此外有商科,美国中学生有30%是学商科的,……还有文科是预备将来学政治、法律等用的。”孟禄十分重视办好中学,他说:“我偏重中学和缘故,因为中学关系颇大,一方面预备升入大学;一方面预备职业,大学好不好,视中学毕业生如何中,中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升学,所以还要使他们有从事职来的能力,以便将来自谋生计。   孟禄强调在普通学校中,要向学生传授实用方面的知识。他说:“在美国普通学校中,教育方法主重应用。如在经济主面,每年增加几百万元的利益。如学农业的选择种子,在学校中告诉儿童选种方法,儿童在乡下即可应用,农事的收成即可较前为优,此即科学应用的一个比方。”“此法一行,美车年农产的收入多出25%。”“不但对普通教育上如此,就是在别的事业,如军事上关系亦很大,军事上利用科学的能力,才造出许多利器。”   孟禄十分重视中学教学方法的研究,有一次他在谈到中国教学方法时说:“中国今日的中学教学法,是一种讲演式的教授法,学生居于被动的地位,无自动的精神。这种方法学中国古文,或者可用;若学今日的科学,是万万不行的!”“学科学不在知而在‘行以求知’。所以旧法就用不着了。学外国文字,若英文、法文,须用直接教学法,重在练习;否则有什么用途呢?‘行以求知’方有真正学习的价值;有实际的动作,方有成功的希望。北京外国人办的学语学校,里面全用中国话,不准说一句外国话,他们学习语言,就用这个原则。”“行以求知”是孟禄教学法思想的核心,是有借鉴价值的。他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趋势,不仅使学生自动参与学习历程,并进一步使学生自动解决具体问题,这种方法名之曰‘设计教学法’。此法起源于法律学校。研究法律,不在法律原理,而在研究法庭所已有的案件,使学生自己先下判断,再由教师指导原则,证明学理。医学研究,也是如此,使学生实地诊病,研究原则“。   孟禄对自然学科教学中的实验给以特别的注意,他一再强调:“科学的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实现。”   另外,孟禄重视教育,是因为充分认识到人才对国家的重要性。他对师资的培养,特别是对职业教师的进一步训练也十分重视。曾建议采用各种方式提高在职业教师的业务水平。   作为教育家和教育史学家的孟禄一生致力教育理论、教育方法和教育史的研究和探索工作。他提出的“行以求知”的直接教学法,对一味偏重课堂、教师和书本知识的传统教学方式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其知行合一的教育观念也对中国二十世纪初的教育产生了较大影响,直接推动了中国教育与实践结合的进程。   另外,作为美国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代言人,以及“中华教育改进社”和“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的名誉董事和副董事长,直接参与了对中国传统教学模式的批判和改革,尽管其主观上负有推广西方教育和价值观念的义务,但在客观上对推动中国二、三十年代的教育改革也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的。   ——传世佳言——   “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   ——爱因斯坦 第20章 桑戴克   姓名:爱德华·桑戴克(edwardleethorndike)   出生地:美国   生卒年:1874-1949   历史评价lishipingjia   他首创动物心理实验和教育心理学体系,对美国及世界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首先,桑戴克把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明确规定为研究人类本性及其改变或学习的规律,而探讨这些规律的知识则是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桑戴克经过长期的实验研究概括出三条学习规律。   一、准备律。桑戴克说:“在神经原上,当任何传导单位准备传导时,给予传导就引起满意;当一个传导单位准备好传导时,不得传导就会引起烦恼;当任何传导单位不准备传导时,勉强传导就会引起烦恼。”   相关链接   教育家是实践教育的杰出人士。教育家与教育学家是不同的,对于研究教育的杰出人物才被称为教育学家。   古代中国著名的教育家有孔子、墨子、荀子、王阳明,近代中国则有陶行知、晏阳初、黄质夫、夏丏尊、蔡元培、许寿裳、严范孙、胡雨人、胡敦覆、梁漱溟、吴稚晖、梅贻琦、唐国安、徐特立、屈伯川、汤有祥、柳贻征、杜亚泉、武训、黄乃裳、包煜文、容闳、江学珠、史英、陈清枝、杨茂秀和李雅卿。   古希腊的著名教育家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古罗马的著名教育家有昆体良。   近代的著名教育家有蒙特梭利、史坦纳(rudolfsteiner)、杜威、尼尔、葛林堡(rudolfsteiner)等人。   二、练习律。它包括应用律和失用律。应用律,即一个人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形成了联结,如果不断应用,那末,这个联结就会变强。失用律,即一个人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形成了联结,如果长期不用联结就会变弱。   三、效果律。桑戴克对这一规律作了如下的表述:“凡是在一定的情境内引起满意之感的动作,就会和那一情境发生联系,其结果当这种情境再现时,这一动作就会比以前更易于重现。反之,凡是在一定地情境内引起不适之感的动作,就会与那一情境发生分裂,其结果当这种情境再出现时,这一动作就会比以前更难于重现。”   此外,桑戴克还开创了学科心理的研究,制定学习量表以及成人的学习研究等。最后,他还探讨过社会心理学问题,他一生对动作——人类——社会心理进行过一系列的研究。   ——传世佳言——   “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爱因斯坦 第21章 黄炎培   姓名:黄炎培   出生地:江苏川沙   生卒年:1878年-1965年   历史评价lishipingjia   黄炎培是我国现代有名的民主主义战士,职业教育的积极倡导者、教育家。   黄炎培8岁时随叔父读私塾,9岁起到外祖父家的东野草堂附读。1901年到上海南洋公学读书。南洋公学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黄炎培被录取为特班生,中文总教习是蔡元培先生。黄炎培经蔡元培介绍加入同盟会;当黄炎培发起职业教育运动时,蔡元培担任中华职业教育社评议会主席;黄炎培创办鸿英图书馆,蔡元培先生鼎力支持并任董事,直至1940年蔡元培先生逝世。   1905年9月初,蔡元培介绍黄炎培加入同盟会,宣誓“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黄炎培遂成为蔡元培的得力助手。   民国初任江苏省教育司司长,筹办东南、暨南、同济等大学,在教育界颇著声誉。1916年9月组织了职业教育研究会,1917年1月黄炎培发表《职业教育实施之希望》一文,明确地提出职业教育之目的在于“解决社会国家最困难的生计问题”,他为此大声疾呼,得到当时的工商界人士如聂云台、徐静仁、穆鹤初、刘柏生等的积极支持。黄炎培在南洋、新加坡考察时,又得到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赏识。1917年5月6日黄炎培在上海创建中华职业教育社,设中华职业学校,以“敬业乐群”为校训,提供“劳工神圣”、“双手万能”的实用教育,要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   五四运动时,他以江苏省教育会负责人身份,召集上海各校校长开会声援。次日上海各界群众2万余人集会声援,黄炎培被推为大会主席,发动全市罢市罢课斗争。   中华职业教育社1925年10月创办了《生活》周刊,1926年10月邹韬奋接任主编,发行量与日俱增。1927年蒋介石占领上海,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立刻对黄炎培加以“学阀”的罪名,下令通缉,黄炎培携夫人星夜离家,逃亡到日本占领下的大连半年之久。1928年6月26日黄炎培辞去中华职业教育社办事部主任的职务,到朝鲜和日本考察。1931年4月23日,黄炎培在归国途中得知日本将于本年之内对华出兵,遂在回国后先后撰写《朝鲜》和《黄海环游记》两书,大声疾呼:“朝鲜,诚我之宝镜也!”以朝鲜亡国的痛苦告诫国人。并向蒋介石面陈日本图谋侵华日亟,但未引起重视。   相关链接   黄炎培是我国现代有名的民主主义战士,职业教育的积极倡导者、教育家。   他在《实施实业教学要览》中给职业教育下的定义是:“凡用教育方法,使人人获得生活的供给及乐趣,一面尽其对群众之义务,此教育名曰职业教育。”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教育与生活联系。黄炎培在职业指导上的要求就是“帮助个人选择、预备、决定及增进他的职业”,使他们能够做到“敬业乐群”和“裕国利民”,教育与劳动结合。黄炎培把“尊重劳动”作为职业教育所奉行的重要信条,把“劳工神圣”“敬业乐群”作为中华职业学校的校训。注意学和用的联系。黄炎培反对劳心劳力分离,注意学和用的联系,主张手脑并用,“要使动手的读书,读书的动手,把读书和做工两下联系起来”,只有手脑两部联合才能产生世界文明。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土沦丧,中华职教社的《生活》周刊坚决反对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宣传抗敌御辱,大受读者欢迎,旋即成立了生活书店。黄炎培和中华职业教育社又创办了《救国通讯》杂志,后简称《国讯》,提倡抗日救国。1932年1月与马相伯、章太炎等60余人,以中国国难救济会名义通电全国,要求国民党归政于民,召开国民会议,团结抗日。1月28日淞沪抗战爆发,黄炎培与挚友史量才发动上海各界上层人士组织“上海市民地方维持会”,征募军需品支援十九路军,并维持地方治安和社会金融。随后改组为“上海地方协会”,史量才为会长,黄炎培为秘书长,此会直到上海沦陷才停止活动。   1936年11月伪军进攻绥远,傅作义部队奋起抵抗,得百灵庙之捷,黄炎培曾代表上海市地方协会和总商会赴绥远前线劳军,就在这时,救国会的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等“七君子”被国民党政府逮捕,12月12日发生震惊寰宇的“西安事变”,1937年4月3日,江苏高等法院法官对“七君子”提出所谓公诉书,黄炎培曾亲自去监狱探望。   1945年冬,与胡厥文、章乃器、施复亮等筹组民主建国会,当选常务理事。公开宣告要在中国建立一个和平独立的民主政府,反对国民党当局的内战政策和独裁统治。1946年1月作为中国民主同盟9人代表团成员参加旧政协,提出了实现和平民主的政治主张,下半年拒绝参加伪国大,出版《抗战以来》文集。1948年与民主建国会其他领导人秘密举行常务理事会,坚决响应中国共产党的“五一”号召。1949年2月,在中共地下党的帮助下潜走香港,转道北上参加人民政协筹备工作,并代表中国民主建国会出席新政协。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主席。1965年12月21日黄炎培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传世佳言——   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实;事闲勿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无欲则刚;如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 第22章 吴玉章   姓名:吴玉章,原名永珊,字树人。   出生地:四川省荣县双石桥蔡家堰   生卒年:1878年-1966年   历史评价lishipingjia   吴玉章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历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   吴玉章自小忠厚笃诚,坚韧沉毅,喜读史书,学识渊博,有“金玉文章”之誉。   清末,国势积弱。吴玉章于1903年东渡日本,谋强国之策。接受民主革命思想,一九零六年加入同盟会,任评议部评议员。在日8年,革命活动不断。1911年4月革命党人在广州起义,奉令购运军火。起义失败,返川领导保路运动。9月到荣县,助王天杰组织民军北上会攻成都,亲自训练民团,筹措粮饷,支援前线。民军挥师回荣,吴玉章不失时机,于9月25日宣布荣县独立,在全国率先脱离清王朝建立军政府。又赴内江,联络鄂军中党人处死清廷大臣端方,11月26日领导内江独立。后乘夜赴渝,清除内乱,巩固了蜀军政府。民国初建,代表蜀军政府赴南京,出任参议院议员、大总统府秘书,助孙中山先生建政。袁世凯篡国,吴玉章参加二次革命,失败后到法国,在法组建华法教育会,为国培养人才。1917年回国,在北京创办留法俭学预备学校,选送留法学生近两千人,周恩来、邓小平、王若飞、陈毅、聂荣臻等留法学生,都成为中国革命的栋梁。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培养革命人才,吴玉章功垂史册。   相关链接   吴玉章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重要人物.他在留学日本期间积极组织革命活动,筹办共进会,促成了革命力量的联合,并积极宣传革命理论,创办具有较强革命性质、具有进步意义的刊物《四川》;参与策划了辛亥革命时期一系列针对清朝权贵的暗杀活动,并参与了广州起义,沉重地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作为四川辛亥革命的领导者之一,策动了荣县独立和内江起义,为辛亥革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五四运动时期,吴玉章接受科学社会主义思想。1922年到1924年任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校长,传播新文化新思想,组织马克思主义团体。1925年在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奉党之命从事统战工作并参加北伐。后参加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大革命失败,遵党指示赴苏联,在苏联东方大学等校学习、任教,出席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世界和平会议。1938年回国参加民族抗战,被选为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出任延安宪政促进会会长、鲁迅艺术学院院长、延安大学校长、边区政府文化委员会主任,以花甲之龄为国培养各类人才,被尊为延安五老之一。1945年抗战胜利后,任中共代表赴渝出席政协会议。次年兼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为反对内战、争取和平民主建国,同反动势力作坚决斗争。一九四八年任华北大学校长。次年到北京,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筹建,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出席开国大典。   吴玉章是中共六届、七届、八届中央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十七年,桃李遍天下。兼任国务院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全国教育工会主席、中国自然科学普及协会主席等职,兢兢业业,贡献卓越。于1966年12月12日逝世。   吴玉章从参加同盟会到参加中国共产党,从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到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为社会进步、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党的事业奋斗一生,历经三个历史时期,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受到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敬重和爱戴。毛泽东同志赞誉吴玉章:几十年如一日,一贯的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的有益于青年,一贯的有益于革命。   ——传世佳言——   我并无过人的特长,只是忠诚老实,不自欺欺人,想做一个“以身作则”来教育人的平常人。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为范畴。   做学问要花工夫,持之以恒,日积月累。 第23章 鲁迅   姓名:鲁迅,原名周树人,幼名樟寿,字豫才,鲁迅为其主要笔名。   出生地:浙江绍兴   生卒年:1881年-1936年   历史评价lishipingjia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绍兴都昌坊口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7岁启蒙,12岁就读于三味书屋,勤学好问,博闻强记,课余喜读野史笔记及民间文学书籍,对绘画艺术产生浓厚兴趣,自此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他不囿于四书五经,多方寻求课外读物,努力掌握历史文化知识。   1898年春,鲁迅离开故乡,满怀人生新的希望,考入了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翌年,因不满学堂的“乌烟瘴气”,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他广泛接触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阅《时务报》,看《天演论》,深受维新思潮和进化论学说的影响,初步形成“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的社会发展观。   鲁迅画像   1902年,鲁迅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官派赴日留学。他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后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习医。因深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浪潮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课余“赴会馆,跑书店,往集会,听讲演”,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1906年,鲁迅在事实面前,有感于国内同胞的愚弱,认识到改变国民性的重要,便毅然弃医从文,迈出了人生道路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选择了文学艺术,以笔作为自己救国救民的战斗武器。他参与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撰写了《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执论》、《摩罗诗力说》等早期重要论文。鲁迅认为,中国的严重问题在于人,不在于物;在于精神,不在于物质;在于个性,不在于“众人”;要“立国”,必先“立人”,而“立人”的关键,在于个性的觉醒与精神的振奋。   创作中的鲁迅   辛亥革命前夜,鲁迅回到祖国,先在杭州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执教,担任化学、生理学教员,后又回到故乡绍兴,担任绍兴府中学堂监学兼博物教员、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校长)。他一方面教书育人,培养青年,一方面积极投身于辛亥革命。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鲁迅深受鼓舞,与李大钊、陈独秀等当时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一起,写文章,办杂志,揭开了中国五四运动的序幕。并创作了《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许多小说和大量杂文、随笔、评论,从而成为五四运动的先驱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26年夏,鲁迅离开北洋军阀盘踞的北京,南下厦门,担任厦门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同时兼任国学院教授。1927年初,鲁迅又转赴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担任了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同时兼任教务主任,一边从事教育和文学创作,一边投入新的战斗。同年4月,反革命政变发生,鲁迅经受了腥风血 雨的考验,因营救学生无果,愤而辞职。在血的教训面前,鲁迅早年形成的社会发展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严厉解剖自己的思想,纠正了过去只信进化论的“偏颇”,从此,他的思想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起点。20年代中期,参与创办《莽原》周刊、《语丝》周刊和文学社团末名社。1927年初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1927年8月到厦门大学任教授。   相关链接   鲁迅用过的笔名:干凡飞迅直庚树俟独洛敖隼旁斡预l.s.丁珰丁萌士繇e.l.及锋之达子明丰瑜元艮元期不堂中头中拉长庚公汗风声巴人龙刚且介且文史赉史癖白舌白道令飞飞斐冬华乐文乐贲乐雯品音记者动轩仲度华圉自树许遐许霞迅行苇索杜斐何干一尊余铭译者张沛阿二阿法苗挺直入明瑟罗怃佩韦周树周悼庚辰庚言孟弧封余荀继茹莼树人候堂独立姜珂洛丈神飞敖者莫朕桃椎索士索子晓角翁隼唐俟旅隼朔尔家干家斡宴教冥昭焉于黄棘梦文雪之常庚曼雪崇巽符灵康郁等。   ——传世佳言——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单是说不行,要紧的是做。——鲁迅   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鲁迅   1927年10月,鲁迅到了上海,从此定居下来,集中精力从事革命文艺运动。1928年与郁达夫创办《奔流》杂志。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他是发起人之一,也是主要领导人,曾先后主编《萌芽》、《前哨》、《十字街头》、《译文》等重要文学期刊。他参加和领导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许多革命社团。他主编《前哨》、《奔流》、《萌芽月刊》等许多刊物,团结和领导广大革命的、进步的文艺工作者,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政府及其御用文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他坚持韧性战斗,撰写了数百篇杂文。这些杂文,如匕首,似机枪,在反文化“围剿”中,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他与共产党人交往密切,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他以“窃火者”自喻,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倡导新兴木刻运动。他关心青年,培养青年,为青年作家的成长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大陆新村寓所与世长辞,终年55岁。 第24章 陶行知   姓名:陶行知原名文濬,后改名知行、行知。   出生地:安徽歙县   生卒年:1891年-1946年   历史评价lishipingjia   现代著名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中国民主同盟主要领导人之一。   陶行知家贫,幼入私塾,15岁入歙县崇一学堂。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考入杭州教会办广济医学堂。当得悉要入教会之学生方可去医院免费实习时,愤而退学。宣统二年(1910),考入南京金陵大学文学系。民国三年(1914)毕业后考取公费留学,先后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和文学硕士学位,成为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和孟禄的学生1917年秋回国,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教务主任、教育科主任,对教育颇多革新,主张改“教授法”为“教学法”,认为这更能反映教学的实质,概念也比较科学。1921年参与组织中华教育改进社,任总干事,致力于学制改革,反对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1923年陶行知辞去东南大学教授职务,从事平民教育运动,转而提陶行知的文字。   倡乡村教育运动和普及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1930年4月,国民党反动政府以“勾结叛逆,阴谋不轨”为借口,武力封闭晓庄学校。陶行知受到通缉,被迫临时避难日本。1931年春,陶氏返回上海,任《申报》总管理处顾问,对当时《申报》的革新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1932年起,先后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晨更公学团”,“劳工幼儿团”,首创“小先生制”,成立“中国普及教育助成会”,开展“即知即传”的普及教育运动。1934年主编《生活教育》半月刊。7月,正式宣布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   相关链接   陶行知著有《中国教育改造》、《中国大众教育问题》、《古庙敲钟录》等。现已出版《陶行知教育文选》、《陶行知全集》等。《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等有录。1981年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了《陶行知教育文选》。   “九.一八”事变后,陶行知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当选为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执行委员和常务委员。7月,与沈钧儒、邹韬奋、章乃器联合发表《团结御侮宣言》,毛泽东主席复信表示支持。接着,受全国救国联合会的委托,担任国民外交使节,出访欧、美、亚、非二十八个国家和地区,出席“世界和平大会”,“世界新教育会议”第七次年会,“世界青年大会”,“世界反侵略大会”,当选为世界和平大会中国执行委员。为光大中华民族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38年8月,陶氏回国路过香港,倡导举办了“中华业余学校”,推动香港同胞共赴国难。   陶行知的书法   1939年7月,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古圣寺为儿童创办育才学校,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儿童。1945年,陶行知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1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行民主教育。   抗日战争胜利后,陶行知回到上海,立即投入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争和平的斗争。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暗杀,陶行知被列为黑名单上的第三名。他一面做好了“我等着第三枪”的牺牲准备,一面继续坚持斗争,视死如归,始终站在民主运动的最前列。终因“劳累过度,健康过亏,刺激过深”于1946年7月25日患脑溢血逝世,享年五十五岁。毛泽东同志题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赞颂他为“万世师表”。   ——传世佳言——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教育是立国之本。   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第25章 刘仙洲   姓名:刘仙洲,原名鹤,又名振华。   出生地:河北完县(今顺平)   生卒年:1890年-1975年   历史评价lishipingjia   我国著名机械工程学家和工程教育家,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机械工程发明史的开拓者。   刘仙洲于1913年2月至1914年7月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学习,1914年8月-1918年7月在香港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学习,获工程科学学士学位。从此,他不知疲倦地“读书、教书、写书”,从事机械工程科学的教学、研究和著述工作。新中国成立前,先后在河北大学、北洋大学、东北大学、唐山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广西大学、西南联大等地担任机械工程学教授。1924年8月——1928年8月,任北洋大学校长。1942年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会长。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清华大学副校长、第一副校长、第二副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机械组副组长,国家科委技术科学学科组副组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一届理事长和第二、三届副理事长,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第一届理事长,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委员会委员等职。   刘仙洲毕生致力于工科大学教育和机械工程科学研究,培育了中国几代科技人才,桃李满天下,为祖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半个世纪以来,他孜孜不倦地撰写出版各种著作20部,发表论文30多篇,共300万字。其中有关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的论著70万字,有2部专著,18篇论文,取得了令中外科技史学者钦佩的学术成就。特别是1962、1963年出版专著《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第一编、《中国古代农业机械工程发明史》。《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第一编成为研究中国机械史的奠基之作,在海内外科技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多少年来一直被学术界反复引用。   刘仙洲研究中国古代机械工程发明史,治学严谨,一丝不苟,锲而不舍。他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大量查阅古籍,从浩如烟海的古文献中搜集中国古代工程技术发明史资料。早在20年代,他就开始发掘中国古代的文化遗产。1933年在《清华周刊》上发表《中国旧工程书籍述略》,1935年在《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会刊》上发表《中国机械工程史料》。1952年,刘仙洲教授向高等教育部提议在清华大学成立“中国各种工程发明史编纂委员会”(后改名为“中国工程发明史编辑委员会”),获准后即在清华大学图书馆组织专人,按一般机械、机械制造工艺、农业机械、纺织机械、天文仪器、交通工具、兵工机械、化工、手工艺、河防水利、建筑、地质矿产及杂项凡十三类,从古籍中搜集抄录中国古代工程技术发明史资料。据统计,至1969年底,共查阅古籍22100余种;至1971年底,共抄录工程技术史料卡片12554张、抄件3923份。   二是在研究和撰写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论著的过程当中,除对古文献原始资料进行甄别考证外,还大量查阅了原始的考古发掘报告,把古文献资料和考古出土实物结合起来研究,以揭示古代机械工程发明的真实历史和发展规律。他密切关注考古新发现,有时还亲临现场考查,研究出土文物。如果看不到实物,便向各博物馆索要图片和拓片,与古文献资料珍藏在一起。   三是根据古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复原古代机械。1956年,他应邀出席意大利第八届世界科学史大会,宣读了《中国在计时器方面的发明》的论文,证明中国早在公元130年前后即已发明利用水力作原动力驱动、采用齿轮系传动的机械性天文计时仪器,比西方早1000年,改变了学术界的观点,即机械传动的天文钟是欧洲人在十四世纪初创始的。他的结论得到了英国著名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和与会专家的称赞和好评。在此基础上,他开始对张衡的水力浑象进行复原研究,1959年在《机械工程学报》上发表《中国古代对于齿轮系的高度应用》,提出了张衡浑象的齿轮和凸轮传动机构复原模型。后与中国历史博物馆王振铎合作,将张衡浑象复制成能运转的木制模型,在历史博物馆展出,向中外参观者展示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创造。   四是按照近代机械工程的科学体系、分类方法和研究方法,归纳、分析和研究中国古代各类机械工程发明和发展的历史规律。例如,他在《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第一编中,先从一般机械的定义和分类入手,然后按照简单机械,弹力、惯力、重力和摩擦力,原动力与传动机五个方面展开论述。《中国古代农业机械发明史》的编撰体系,则是将我国古代农具和机械分为整地机械、播种机械、中耕除草机械、灌溉机械、收获及脱粒机械、加工机械和农村交通运输机械七大类,将我国古代丰富多彩的农用工具和机械分门别类地纳入完整的科学体系中。   相关链接   1、《中国旧工程书籍述略》,清华周刊,1933年   2.《中国机械工程史料》,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会刊,1937年   3.《二十年来蒸汽锅炉之进展》,清华大学工程季刊,1937年   4.《三百年前中国第一位机械工程学家王端节公传略》,清华机工月刊,1937年   5.《中国在热机历史上的地位》,东方杂志,1943年   6.《三十年来之中国机械工程》,1946年   7.《中国农具工作的略史和发展》,中国农业,1951年   8.《中国在原动力方面的发明》,机械工程学报,1953年   9.《中国在传动机方面的发明》,机械工程学报,1954年   10.《中国在计时器方面的发明》,天文学报,1956年   11.《介绍“天工开物”》,新华社半月刊,1956年   12.《王征与我国第一部机械工程学》,机械工程学报第6卷第3期,1958年   ——传世佳言——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刘仙洲在《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第一编的绪论中指出:“我们应该根据现有的科学技术知识,实事求是地,依据充分的论据,把我国历代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分别地整理出来。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早就是早,晚就是晚。主要依据过去几千年可靠的记载和最近几十年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十多年来在考古发掘方面的成就,极客观地叙述出来。” 第26章 凯洛夫   姓名:凯洛夫   出生地:前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生卒年:1893年-1978年   历史评价lishipingjia   凯洛夫是前苏联教育家。1917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物理系,1935年被授予教育学博士学位。从1937年起先后任莫斯科大学和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教育学教研室主任。1942~1950年担任《苏维埃教育学》杂志主编。1946~1967年任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院长,1949~1956年兼任俄罗斯联邦教育部部长。   1983凯洛夫出生在俄罗斯联邦梁赞州一个教师家庭。   1917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数理系自然专业,同年4月加入共产党。   相关链接   凯洛夫提出的德育任务有:   形成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   培养共产主义的行为习惯。   培养道德情感。   克服学生行为中不良的特征,诸如无纪律、不负责任、自高自大、自私自利、粗鲁、说谎和虚伪、不尊敬老人等。   除此之外,凯洛夫高度评价了学校里的学生集体、共青团、少先队组织以及学生的课外校外活动对学生教育所起的作用。他提倡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工作,共同教育学生。   1937主要从事农业教育工作。   1937年起,先后任莫斯科大学和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教育学教研室主任。   1942-1950年,担任《苏维埃教育学》杂志主编。   1946-1966年,任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院长。   1949-1956年,任俄罗斯联邦教育部部长。   1966年8月,任前苏联教育科学院第一届院长。   凯洛夫1935年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1943年起成为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院士,曾当选原苏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央检查委同、前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1978年病逝,终年85岁。   凯洛夫一生著述甚多,象《伟大的教育家扬·阿姆司·夸美纽斯》,主编两卷本的《教育辞典》以及四卷本的《教育百科全书》等。他还为普通学校和高等学校编写过多种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他主编的《教育学》一书(有俄文1948年和1956年两个版本)。   凯洛夫基本上是在苏维埃社会成长起来的教育家,对待教育方面的许多问题,力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论证、并大量吸收了人类教育史上的丰富遗产,实事求是地总结了二、三十年代前苏联教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出版的《教育学》,是人类教育史上第一次试图用马列主义观点,阐述社会主义教育学理论的专著。该书出版后,被指定为前苏联高等师范院校的教科书,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对中国、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事业,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凯洛夫的教育理论代表着前苏联教育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反映了三十年代后期到五十年代后期这一历史时期前苏联教育理论的水平和特点。   应当指是,凯洛夫的教育理论,在当时基本是适应前苏联教育发展的需求的。但是,由于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理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他的一些观点就显得陈旧落后。如对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研究不够,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重视不够,提倡教育的“大面积丰收”,却把因材施教,培养“尖子”斥之为资产阶级的天才教育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借鉴时需要严格区分的。   总之,凯洛夫的教育思想与前人比较,较全面完整、系统是他的突出特色。   ——传世佳言——   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谁要是没有强烈的志向,也就不能够热烈地把这个志向体现于事业中。   天赋仅给予一些种子,而不是既成的知识和德行。这些种子需要发展,而发展是必须借助于教育和教养才能达到的。 第27章 巴班斯基   姓名:巴班斯基   出生地:罗斯托夫   生卒年:1927年-1987年   历史评价lishipingjia   巴班斯基是前苏联当代很有影响的教育家、教学论专家。   1927年1月7日巴班斯基诞生于罗斯托夫一个农民家庭。卫国战争期间他在一所国营农场工作。战后进顿河罗斯托夫师范学院物理数学系。1949年毕业后在中学当物理教师,其间在职进修并获得教育科学副博士学位。后来调往罗斯托夫师范学院任教育学教研室主任、副院长、党委书记。1971年他成为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73年获教育科学博士学位,1974年被选为前苏联教育科学院正式院士。1975年他调任该科学院附属的高级教师进修学院院长,并以院士秘书身份主持该科学院教育学理论和历史科研部的工作。1979年他担任前苏联教育科学院副院长,直至1987年8月9日因心脏病突发猝然去世。他生前还兼任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中央理事会会长、全苏“知识”协会附属心理学和教育学传播委员会主席、前苏联最高学位评定委员会教育科学评议会主席。   巴班斯基在讲课   巴班斯基去世后,前苏联教育科学院编纂出版了《巴班斯基教育文选》,以纪念这位为教育理论作出杰出贡献的教育家。   相关链接   巴班斯基毕生致力于教育科学研究。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中,他以罗斯托夫地区的普通学校为基地,潜心进行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的研究,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和积极现实意义的、颇有新意的完整的教学理论,在前苏联和世界各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他一生发表的著作约有三百多部(篇),代表作是《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方法论基础》以及他主编的《教育学》以上著作都有中译本,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等等。   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产生,与前苏联教育改革中产生的问题直接有关。第一,这一理论的提出,是要克服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片面性。随着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的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理论家们对一些基本的教学论问题看法不一,互相排斥,方法论上形而上学和绝对化盛行。以赞科夫为代表的各种教学实验取得很大成就,但由于大部分研究者只从某一方面研究教学现象,导致了片面性,只能使一部分学生获得较好发展,而且忽略了德育和劳动教育问题。第二,提出这一理论是为了解决学生负担过重问题。1964年教改的重点是实现教学内容的现代化,过分强调“高难度”和“高速度”原则,使社会对学校的要求与师生实现这些要求的实际可能之间存在差距,学生的学习负担很重。第三,最优化理论是巴班斯基对罗斯托夫地区教育经验的总结。60~70年代,罗斯托夫地区的教师创造了在普通学校中大面积消灭留级现象、预防学生成绩不良的成功经验。巴班斯基运用现代科学的系统论思想,对这一经验进行了综合研究,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原理。他又会同有关部门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了四年实验研究,使这一理论更成熟、更完整、更科学。   ——传世佳言——   我们还把创造认识上争论情景的方法和组织学习讨论的方法列入刺激。——【苏】尤·克·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最优化》   让我们去挖掘教育格言的魅力细细品味这些格言,让我的教学态度,教学理想,上升一个台阶。我想:再琢磨一下是否可以发现。——【苏】尤·克·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最优化》   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巴班斯基从辩证的系统结构论出发,使发展性教学的所有研究成果都在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体系中占据恰当的位置,通过教学过程最优化体现出发展性教学的最优效果。因此,尽管这一理论体系存在着优选步骤繁琐、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不够重视等缺点,但仍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理论体系。 小说下载尽在http://www.bookben.cn - 手机访问 m.bookben.cn---【gzbysh】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